首页 > 历史小说 > 乱明 > 第六百五十一章 朝廷变局(一)

第六百五十一章 朝廷变局(一)(2/2)

目录

范永斗刚才的表情落在了杨嗣昌眼里,杨嗣昌知道范永斗在担心什么,点拨道:"黄宗羲曾撰文言道,与民有利,与私有利,公私两便,长久之道也!范大夫公利私利一起谋,光明磊落,并无不妥."

范永斗激动莫名,张开嘴巴.[,!],不知说什么好……

送走陈奇瑜和范永斗后,杨嗣昌一直无法平静.或者说,自从杨嗣昌决定依赖皇权及民间商号推动诸多政策以来,他从未平静过.

他背叛了他所归属的士大夫团体!

幸亏最大的士大夫势力东林党,复社被林纯鸿牵扯,否则,杨嗣昌相信自己早已被士大夫阶层碾成了粉末.

杨嗣昌自己也承认,当前朝廷的困境,士大夫应该负主要责任.就连他本人,也对整个官僚机构失去了信心,任何政策,能绕开官僚机构,就毫不犹豫地绕开.

难道朝廷对士大夫的选拔体制出了问题?

这好像也说不通,如杨一仁,包哲东,马世奇,朱之瑜,熊文灿辈,都是当前的选拔体制所选出来的,他们没有投靠林纯鸿之前,也算碌碌无为,一旦投靠林纯鸿,就展现出惊人的能力.

难道是整个官僚机制出了问题?

这也说不通,观荆州的官僚机制,表面上看,与朝廷有所不同,实质上差别也不大,也是按照行政,监察,司法三部分进行架构.杨嗣昌甚至推断,莫看荆州目前监察对行政牵扯不大,一旦过个数十年,荆州的监察部门也会变得与大明朝廷的都察院差不多,各种扯皮,谩骂会接踵而来.

这两方面都差不多,为何朝廷与荆州的差别会如此之大?

杨嗣昌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荆州的理念与朝廷不同.

朝廷奉行无为而治,统辖机构仅仅直到县一级,而荆州则事无巨细,统统纳入管理中,统治末梢一直延伸至乡村;朝廷奉行重农轻商,荆州繆力发展工商,借此收取巨额税收;朝廷唯务稳定,恨不得将每个人限制在土地上一辈子也别离开,荆州则鼓励农民脱离土地,甚至还蛊惑百姓远至欧罗巴……

显然,荆州的理念更符合时代的发展,朝廷的那一套已经落伍了!

荆州由林纯鸿一手创建,身边聚集的都是认同荆州理念的人,而朝廷却被一帮死脑筋的士大夫环绕,不落伍才怪!

单单从理念上讲,太监和民间商号更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回想起林纯鸿创立行知书堂,调集大量人力物力创办报纸,不惜冒着得罪天下的风险与江南东林党,复社争辩,杨嗣昌恍然大悟:林纯鸿此举,正是想把认同他理念的人拉到身边,不停地壮大自己的力量!

林纯鸿的算计,还真让他得逞了!杨嗣昌大为后悔,为何直到今天才想透这个关节!

杨嗣昌现在终于明白,自己为何潜意识地要依赖太监和民间商号了!既然明白了这点,杨嗣昌彻底摆脱了这段时间的彷徨与不安.

杨嗣昌心情大好,甚至还有闲工夫对荆州的制度品评一番.杨嗣昌乃人中龙凤,这一琢磨,还真让他发现了不少问题.

他认为,荆州的官僚机构看起来创新很多,实际远不如朝廷完善,既无成型的官僚选拔机制,也无成型的官僚考核提拔机制.这些问题在荆州处于上升期时,尚不明显,一旦荆州步入稳定期,必然出现大规模的渎职,**,甚至有可能让荆州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比如:元朝由蒙古人建立,刚建立时,横扫天下,无人能敌,一旦稳定之后,迅速陷入崩溃之中.

殷鉴不远,也不知道林纯鸿看到这点了没有?

杨嗣昌认为,只要朝廷能挺过最初的几十年,不仅能看到满清朝廷的崩溃,甚至能看见荆州的崩溃!

荆州崩溃之后,整个华夏将面临何等的浩劫?

杨嗣昌突然发现,维持大明朝廷,甚至关系到整个华夏的未来!

可是,如何让大明朝廷维持数十年?杨嗣昌头痛不已,想来想去,觉得林纯鸿的经验可供借鉴:把能跟上时代变化的有识之士简拔出来,集拢在朝廷周边!

(感谢simonluke,uarhuar908,hexing1999的捧场,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幼狮书盟.)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