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如何看待(2/3)
苏梓宁垂首,半响才同太后摇了摇头。
“臣妾不知。于皇后娘娘而言,若皇长子当真因流言而失去皇长子的身份,那皇贵妃便无法母凭子贵,无法同皇后娘娘相抗衡,于娘娘来说确实大有益处,可细细想下来,事情却又没有这般简单。”
说罢苏梓宁有些为难,之后的话不知道该不该说,眼前之人虽已将她视为一家人,可到底是当朝太后,从前也是垂帘听政过的人物,有些话她实在不敢再这位老人家面前妄言。
太后自然能看出她的犹豫,紧了紧握着她的手。
“心里有什么话便只管说出来,那些恭维的话、不偏袒任何一方的话,哀家耳朵都听起老茧了,你聪慧勇敢,有端王同哀家给你撑腰,莫要同那些人一般说个话都犹犹豫豫的,哀家不过想听两句真话罢了。”
太后说得这也是真心话,到了她这个年纪,不愿再同人有多的周旋之处,只想听些真话,对此事作出一个正确的判断罢了。
既然太后如此说,苏梓宁便也不藏着掖着,点点头继续开口。
“是,那臣妾便斗胆继续说下去。细想之下,皇上膝下无子,朝中政权最后落到谁手里还有待商榷。”
“可如今皇贵妃诞下皇长子,若是皇后娘娘无子,那待皇上百年之后,这位皇长子便该顺理成章的承袭皇位。”
“如此一来,皇长子的存在该是挡了许多人的路,散出于皇长子不利的谣言,于这些人却是有利的,故如此看来,那些非议之言,也并非就一定是皇后娘娘那边散发出来的。”
况且依着她对皇后的了解,皇后若是想做什么,必然是大张旗鼓,该不会这般安安静静的在背后设计一出诋毁皇长子名誉的大戏。
只不过这些都是她的猜测,没有什么真凭实据,也不敢妄言就是了。
太后点点头,半响倒是话语一转,落到殿外的舒嫔身上。
“宁丫头可知,舒嫔为何会留在寿康宫中住下?”
......
回了王府,苏梓宁直奔书房,见到白千烨的时候面上顿时染上一层薄薄的怒气。
“皇后同身边宫人说了那样大逆不道的言论,你为何不告诉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