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分析(1/4)
“判定袁柳阳自杀的证据是什么?”武平问。
“说到证据,那就得牵出另一桩案子:当年梓县革委会副主任雷应天贪污腐败案和qiáng • jiān案。”高阁说。
武平和许攸一起看向高阁,等他往下说完。
“雷应天时任梓县革委会副主任,他文化层次不高,但善于阿谀奉承,善于发动群众运动,因此得到上级领导赏识,前途无量。1976年初,他因为帮助一名女知青办理返城手续将其qiáng • jiān,事情捅到市革委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雷应天落马后,事情还没有完,又有大量官员、群众检举他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甚至还有人告他犯下谋杀罪,当然,谋杀事实不成立。后来,雷应天被判处无期徒刑。”
“这和袁柳阳自杀案有什么关系呢?”武平问,他已经忍不住想抽烟,双手在桌面的烟盒上摸了又摸。
“从这方面来看,雷应天与袁柳阳自杀案确实没有关系。可是后来,有人举报他还qiáng • jiān了另外一名女知青,是四人联名举报。”
“这个女知青就是施静?”吕青青问。
高阁朝吕青青树起大拇指,“聪明,另外一名被雷应天qiáng • jiān的女知青正是施静。”
“这么说来,那些村民说的没有错。”武平嘀咕,“我们在青龙村做群众调查时,就有很多群众坚持说施静为了返城,引诱政府官员,可惜当官的食言并没有帮助她。”
“区别是一边说是引诱,一边说是qiáng • jiān。”吕青青补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