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养马二法(2/4)
站起来继续回禀:“殿下,江思威所乘的只是普通的蒙古马,虽然健武,但却也不稀奇,南海子放牧的二百匹御马,随便拉一匹出来,都能轻松赛过它。”
朱慈烺笑:“那其他马匹呢?”
御马是御马监饲养的重点,又有南海子这一大片优良的草场,膘肥马壮没什么奇怪,关键是武骧左卫的五百骑。刚才冲锋之时,很多马匹冲锋两次之后就气喘吁吁,如果上了战场,遇上建虏的精骑,显然是要吃大亏的。
张青略一思索,吞吞吐吐的回答:“恐怕需要不少的银子,要想战马长膘,就必须使用精料喂食,可如今米粟价钱奇高,一石米都卖到三两银子了,战马吃的又多,奴婢约莫着,这五百匹马,一月就需要多增加一千五百两银子。”
一千五百两,五百匹,一匹平均三两银子,相当于一个京营士兵一月的军饷,而一年就是三十六两,足可以买一匹新战马了。
明前期时,明军持续向蒙元进攻,河北山东一带有大批私营马场,专门养马向官方销售,战马供给还算充足,战马价格也一直维持在十两银子左右。
明朝中后期,因为对蒙古的常年战争获得胜利,蒙古正式向明帝国称臣,与蒙古的贸易通道打开,明朝官方可以从蒙古大量购买到更便宜的马匹,于是就停止了在国内民间采购马匹,导致河北、山东的私营马场纷纷倒闭转行。
到了明朝末期,建虏兴起,蒙古人臣服建虏,没有了河北山东的私人马场,明朝从蒙古买马成本激增,高峰时达到了50两银子一匹,最低也在30两。战马价钱的高起,推高了明军建立骑兵的成本。
朱慈烺沉思了一下,淡淡道:“好,就一千五百两,从这月起,我东宫每月会拨一千五百两到你南海子。不过有两点你要记住了,第一,这笔银子是本宫节衣缩食省出来的私房钱,一分一厘都要用到战马的精料中,若有人胆敢伸出黑手,中饱私囊,以次充好,本宫绝不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