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功告成(2/4)
杜士仪以低头沉思状来掩饰心中那一股油然而生的狂喜,藏在书案下的手更是紧紧捏成了拳头。若非蓝田县主贪得无厌这般大闹连场,固安公主也不会有机会离开奚王牙帐。尽管不能回到思念多年的长安,可是,在辛景初和蓝田县主这样的父亲嫡母还在世的情形下,她一个徒具虚名的公主回来,只会比在奚王牙帐时更加举步维艰云州虽然偏远荒废,可却靠近饶乐都督府,有利于继续和那此前受惠的三部往来。更重要的是,如此固安公主不但可以名正言顺地为朝廷和奚族三部牵线搭桥,还能够进而把云州这片朝廷一度弃置的地方经营起来
“固安公主也真是无妄之灾,不论当年选宗女和蕃时究竟如何,终究是有功的,结果硬生生被蓝田县主给闹成了现在这副光景”窦先叹了一声红颜薄命,突然意识到杜士仪前年曾经去过奚王牙帐,他不禁好奇地问道,“对了,杜拾遗当初在奚王牙帐是见过固安公主的吧?”
听到这话,杜士仪这才抬起了头,见同僚们都有些好奇地看着自己,他便索性坦然感慨道:“是啊,当初我奉幽州王大帅之请,护送贵主回奚王牙帐,后来因奚王北上,奚族三部一度打算裹挟了贵主和我前往突厥牙帐,若非贵主只带数人前往相会三部俟斤,又晓以利害,杀了牙帐中里通突厥的牙官塞默羯立威,兴许如今北边不止契丹,就连奚族也一并乱了真没想到我回长安这一年多来,竟会有这许多变故”
杜士仪当年观风北地,在并州和幽州碰到张说和王竣这两位那时候拜相呼声极高的封疆大吏,结果被差遣的两次都是险死还生,这事情长安城中消息灵通人士几乎都知道。而对于那些具体细节,除了李隆基得到详细禀报,还有就是看过杜士仪那注明极密的奏折的寥寥熟人,其他人自然不甚了了。此刻趁着正好把话题扯到此事的机会,窦先少不得笑眯眯打探详情,等到杜士仪犹如说书一般,将那跌宕起伏的复述了一遍时,四个左拾遗都不禁叹为观止。
“竟是如国朝初年平阳公主那般巾帼英雄”
“真可惜了,怎会偏偏遇着这样的父母”
“弯弓射叛臣,想想也令人神往”
心知肚明随着蓝田县主的彻底失势,他这些话不数日就会传遍全城,这时候若再有人以他和蓝田县主有什么瓜田李下的纠葛为由,蓝田县主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杜士仪只觉得心中畅快已极。好容易捱到了午饭后,今日不用当值的他迈着轻快的步伐出了洛阳宫,过天津桥时,忍不住又侧头远眺那一条穿城而过的洛水,心中百感交集。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古人言诚不我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