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官家的“社会实践”(上)(2/4)
再说没有相当的底蕴的家族,没有一定程度的知识积累,想要在科举之中脱颖而出,几乎是白日做梦。
这也是寒门子弟极少出现在朝中的原因。
但这并不妨碍百姓对读书人的尊崇,对文人士大夫阶级的羡慕和敬仰,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够打破阶级壁垒的上升通道。
百姓们里三层外三层地看车驾仪仗,不是发出低声的惊呼,但立刻会遭到边上值勤差人的低声呵斥,甚至“有高声者,捶之流血”,大过年的谁也不愿被打的脑袋开花不是?
这一切对于官员来说是自尊心得到满足的最大享受,叶安无不充满恶意的揣度,天家搞这一出就是为了让群臣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以此制造对立和拉拢的目的。
但很快,叶安也清楚老赵家这么做的原因了,想要用有限的人力来统治如此庞大的国家,就必须在百姓们的面前“画一张大饼”,就像是在驴子的前面钓一根胡萝卜一样,驱使着它前进。
这恐怕也是封建时代的统治者能够想到的最好办法了,九品中正制之所以被科举制淘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避免门阀之家对国家的控制。
大驾卤薄的仪仗规模之大,气势之宏伟,教坊钩容直乐部引前,驾后有诸班直马队作乐,驾后围子外左侧乃是宰执侍从官,右则亲王宗室南班官。
大驾至五岳观前,列横班十余人撃鞭挥斥,驾后有内侍高举曲柄小红繍伞,亦殿侍执之于马上,使得东京城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奔走相告,为的就是一睹这天家仪仗的恢宏。
当所有人都沉静在这份宏伟壮观的场面时,有一个人则是面色紧张,心中有无数的想法在碰撞,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坚持自己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