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怒发冲冠的王渊(2/4)
瞧见赵祯尴尬的模样,叶安便笑道:“官家天子之躯,自是不该去的,否则臣便是犯下怂恿官家的罪过。”
赵祯松了口气,但还是倔强道:“治河乃百代之重,朕亦从崇文苑调了书册查阅!”
王渊在边上惊讶的看着赵祯,他没想到叶安一个问题,便能让官家如此向学勤勉,甚至亲自调阅文卷,这不是叶安要求,而是官家自己去做的。
这种主观的去学,可要比讲学更加有效!这才是治学最好的态度,相比之下,自己讲学官家,便有些迂腐了些…………
叶安翻看李端懿的记录与回答微微点头,抬头一笑道:“官家既然也有答案,可曾写下回答?”
赵祯把自己的小本子交给了叶安,这是叶安之前亲自制作的作业本,并且在陈琳和蓝继宗的多次检查下才送到赵祯手中的。
看着作业本上的烫金书皮,也拿觉得该把陈琳和蓝继宗打个半死………………
翻开叶安赵祯的作业本,看到了关于黄河的记载与河道不断抬高的原因之后,叶安点了点头,其中甚至还有如何治河的办法,这让他颇为满意。
毕竟是一道历代王朝的难题,不可能指望小皇帝有别出心裁的想法或是给出正确答案,但能在前人的经验上表述自己的观点,这已经是难得了。
用朱红的毛笔在赵祯和李端懿的小本子上写下了“优”,叶安起身对外间的小内侍陈彤道:“今日讲学之地不在资善堂,而是在后苑,还请传告大官。”
居然不在资善堂讲学,陈彤在惊讶过后便飞快的去寻陈琳去了,至于资善堂中的赵祯以及李端懿便发出惊喜的欢呼,至于王渊眼神中的惊讶便更多了些。
黄河问题一直是困扰历朝历代的大难题,尤其是到了大宋,河床不断的抬高,堤坝也越筑越高,俨然是陆上河,一旦溃堤,便是大患,千里良田毁于一旦,数万灾民无家可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