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小说 > 长安十二时辰(上下册) > 正文 第十章 戌初

正文 第十章 戌初(3/4)

目录

他不喜欢靖安司,但必须得承认,靖安司在搜寻敌人上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个官署衙门都无法取代的。它如果完蛋,对整个长安的安全都将是个极大的打击。

一大块云枋头燃烧着掉下来,砸中了一辆运送伤员的牛车,激起了一阵惊呼。那车夫犯了个错误,把车停得离火灾现场太近了。

几个铺兵正在缠绑担架,准备抬人。可他们的位置恰好挡住了坊前通道,后面的水囊送不过去,导致前方扑火的士兵不得不后退,不小心踏坏了几副担架。两边掀起一阵争吵。

这样的事情,不断在现场发生,严重拖延了救援的进度。

看到这一幕幕低级错误,甘守诚有点忍无可忍,上前一步,举起了右手。此时他是现场最高级别的官员,只要振臂一呼,情况就能得到好转。可是甘守诚犹豫再三,又把手放下了。

一个禁军将领接手城防指挥?不行,这太犯忌讳了,绝不能这么做。靖安司的后台是太子,来收拾残局的人,必须得是东宫一系的才行。

嗯?等一等,这个可未必。

甘守诚的脑猴忽然浮现出一个好主意。他唤来一个骑兵,现场手书了一封信笺,让他立刻直送中书省。信的内容很简单:靖安司被罹兵难,首脑残破,恐有黑城治,提请中枢再简贤良,重组司务。

他知道,李林甫觊觎靖安司的控制权很久了,只是苦于无处下手。这封信,可以送李相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一份绝大的人情。

而且这个行为,官面上无可指摘。我右骁卫将军出于安全考虑,建议中书令选拔新官,接手靖安,堂堂正正,发乎公心,谁也不会说有越权干政之嫌。

既卖了人情,又占了大义,还推动了靖安司复建,可谓一石三鸟。

至于眼前的混乱局面,就只能再让它混乱一阵了。甘守诚带着憾色,又扫了一眼那火炬般的靖安司大殿,掉转马头匆匆离开。他得赶快回去,把右骁卫的安防再查一遍。

黑烟与火焰继续在夜空舞动着,长安其他街区仍旧歌舞升平,游人如织,丝毫没觉察到在这里发生的一切,更不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听到靖安司遇袭的消息,檀棋完全傻掉了。

她觉得这根本就是谣言,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可是靖安司啊!她不顾矜持,抓住那个士兵的甲衣,像吼一样地追问到底怎么回事。

可那个士兵根本没机会靠近大殿,并不清楚细节。他只是打听到似乎有人袭击靖安司,放火焚烧,然后匆匆返回报信了。

那公子呢?李司丞在哪里?

不,不清楚。士兵结结巴巴地回答。

檀棋深深吸入一口气,一把推开士兵跑到坐骑前,连上马石都顾不得踩,就这么急匆匆地翻身上马,一抖缰绳要走。这时一个男人突然拦在马前,用大手把辔头死死扯住。

你要去哪里?张小敬阴着脸喝道。

回光德坊!靖安司遇袭你没听到吗?檀棋的声音尖利,还带着点哭腔。

张小敬脸色阴沉:你现在回去没有任何意义。檀棋叫道:我又不归你管!让开!她把缰绳又抖了抖,驱赶着马匹要把张小敬撞开。张小敬捅了胸膛,挡在路上纹丝不动: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檀棋气坏了,这个人竟然无情无义到了这地步,真是半点心肝也没有:你是个死囚犯,靖安司与你无关!可我不能不管公子!她呵斥马匹,就要跃过去。

张小敬没容她前进,独眼凶光一现,双手在两侧马耳狠狠一捶。马匹猝然负痛,登时惊慌地开始尥蹶子,檀棋一个把握不住,生生摔下马来。

檀棋被摔得头昏眼花,伏在地上爬不起来。张小敬踱步走近,却没伸手来扶,就这么冷冷地俯瞰着她:靖安司有李司丞在,如果连他都处理不了,你就算赶了回去,又能做些什么呢?

檀棋半支起身子,把脸转过去,这个残忍虐囚的刽子手,怎么能理解人类的情感?张小敬看穿了她的心思,毫不留情地说道:是,你很关心,你很愤怒,你很有人情味,可这些狗屁情绪,对局势毫无用处!看我的口型——毫无tā • mā • de用处。

这突如其来的粗口,让檀棋脸色涨红。她正要反口,张小敬独眼一瞪,用更大的声音给她压了回去:你以为这是富家小姐的花间游戏?说走就走。错了!这是战争!战争容不得任何感情用事!每个人都必须遵从命令,不折不扣!

檀棋从来没见过这人如此凶恶,她被这一顿呵斥吼得抬不起来头。

我也有好朋友在司里,你以为我不担心?你以为我不想立刻回去?但我们的任务,不是保卫靖安司!而是追查阙勒霍多的下落,保住这长安城!这件事没解决,任务就得继续。

先,先回去看一眼,再去找守捉郎檀棋还要试图辩解。

没有那个时辰!两个地方你只能选一个。你做出选择,就得承担代价。张小敬瞪了她一眼,转过身去,走了几步,冷冷甩过来一句,你家公子同意你跟着我,是因为他相信,你能做到比伺候人更有价值的事情。

说完他抛下放声哭泣的檀棋,走到波斯寺门口。那个守捉郎被两名士兵押住,就站在旁边。他神色憔悴,忐忑不安,不知接下来是吉是凶。

这附近没有漏刻,不知时辰,但酉时恐怕已经快过了一半。外头的灯市已经渐入高潮,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光亮有增无减。张小敬压住焦虑,简短道:带上这个人,我们出发。

于是士兵把刺客塞入一辆厢车,几个士兵也坐了进去。他在外面把布帘一拉,就看不到里面了。

张小敬驱自己的坐骑,上马正准备离寺。忽然一只手在旁边扯住了辔头,马匹受惊,嘶鸣一声,前蹄高高扬起。张小敬急忙夹腿缩腹,牢牢地粘在马背上,这才没掉下去。

他侧头一看,檀棋正站在马前。她的眼角还残留着没拭净的泪痕,清丽的脸庞多了几分憔悴,也多了几分坚毅。她松开辔头,仰起下巴:这下我们扯平了,走吧。

没等张小敬搭话,她已经反身上马,用一截细绳把自己的长发束在后面,再反绾于头顶。这样在运动时,头发便不会散乱脱下,尤其是檀棋的脖颈特别颀长,头发高束,更显出整个人飒爽干练。

张小敬没有做任何评论,一挥手,下令出发。

一队人迅速离开波斯寺,从观灯的如潮人群中挤出一条路,以最快的速度奔平康里而去。走了一会儿,这一队人忽然在一处十字街前散开,分成两队朝着两个方向而去。很快有另外一个骑手从后头赶过来,左右为难了半天,终于选定了右侧,纵马追过去。

他一气追到义宁坊的坊门口,前方的队伍忽然消失了。他正要探头寻找,忽然被左右数骑给巍了。张小敬从阴影里走出来,定睛一看,他的表情,比这个中伏的人还要显得意外:伊斯执事?

张都尉,别来无恙。伊斯捅胸膛,在骡子上画了个十字。他刚才被张小敬骂得狗血淋头,现在却一点都不尴尬,反而似老友重逢。

一离开波斯寺,张小敬就发现后头有尾巴。他们设下一个圈套,本以为能逮到守捉郎的成员,没想到居然是波斯寺那位自恋天真的执事。

你跟着我们干什么?

伊斯在骡子上努力保持着平衡,开口说道:都尉适才严训,真是醍醐灌顶。在下躬惕自省了一下,敝寺确实耽于经义,疏于自查。所以在下决定来为都尉分忧。若能有毫末之助,也算景寺不负朝廷知遇。

他这一通话,张小敬听懂了。波斯寺里头藏着一个突厥右杀两个守捉的刺客,这事真要揭发出去,只怕阖寺都要倒霉。伊斯为了景教在长安的存续,也只能厚着脸皮凑过来帮忙,好歹搏一个功过相抵。

张小敬在马上眯着独眼,就是不说话。伊斯战战兢兢等着,喉结滚动,咽了一下口水,他不知道这番话能不能打动这位凶神。

见他半天没反应,伊斯双手一拱,语带恳求:我景僧在中土传教不易,恳请都尉法外开恩,在下愿执缰扶镫,甘为前驱——再者说,都尉查案,不也正好需要一个身手敏捷眼光敏锐头脑睿智的帮手吗?

这回连张小敬都无言以对了。

檀棋忍了很久,才忍住把这个自恋狂踢下骡子的冲动。伊斯也觉得说得不太合适,连忙改口道:

与胡人交涉时,以在下波斯王子的身份,定能有所助益。

胡人多信三夷,景教算其中一大宗,伊斯这么说,不算自夸。至于波斯王子云云,只当他自吹自擂。张小敬终于被打动了:随便你吧,不过我可不保证你的安全。

伊斯大喜,赶紧抽打骡子,紧紧跟上队伍。他出门追赶得太急,不及备马,就随手牵了头骡子来。好在此时大街上人太多,骡子和马的行进速度也差不多。伊斯不敢太靠近张小敬,便去和檀棋套近乎。檀棋心中惦记公子,懒得理他。伊斯只好一个人缀在后头。

他们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才挤过观灯人潮来到了光禄坊。前方就是朱雀大街,再过去便是万年县城的辖区了。不过走到这里,马车实在是没法往前走了。

此时宽阔的朱雀大街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民众,摩肩接踵,不可胜计,黑压压的一片,密得连风都透不过去。

他们都在等着看拔灯。

拔灯不是灯,而是一队队在特制大车上载歌载舞的艺人。这些拔灯车由各地官府选拔,送入京城为上元灯会添彩。上灯之后,他们分别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入城,沿街徐行,各逞技艺,最后在四更也就是丑正时,集合于兴庆宫前。获得最多赞赏表现最夺目的艺人,谓之灯顶红筹。

在那里,天子将恩准灯顶红筹登上勤政务本楼,一燃长安城最大的灯楼,把节日气氛推至最高潮——这就是拔灯的由来。

长安民众除了观灯之外,另外一大乐趣就是追逐这些拔灯车。车子走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一些特别出色的艺者,每年都会有固定追随者一路跟从。

现在朱雀大街中央,两个极受欢迎的拔灯车队正在斗技,一边是一个反弹琵琶的绯衣舞姬,一边是个敲四面羯鼓的半裸大汉。两人身边皆有乐班随奏。无数拥趸簇拥在周围,高举绸棒,汗水淋漓地齐声呐喊。

张小敬一看这架势,只怕半个时辰之内这里的人群是不会散了,宽大的马车肯定穿不过去。他和其他人商议了一下,决定让那一干士兵押送马车,从南边绕路慢慢过去,他自己先行一步。单骑行穿越朱雀大道,比数骑外加一辆车可快多了。

本来张小敬让檀棋跟着马车走,可她眼睛一瞪:你不是总说,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刚才非要我跟着,现在又要甩开?她倔强地把马头一拨。

张小敬只得苦笑着答应。于是他跟檀棋两人两马先走,其他人绕行。

至于那个跟在屁股后面的伊斯执事,张小敬的意思是不必理睬,爱跟着就跟,跟丢了活该。

计议既定,车夫把马车掉头,一路向南而去。张小敬和檀棋则从马上下来,把缰绳在手腕上扣上几圈。这两匹马没有玳瑁抹额,不能在朱雀大道上奔驰。何况现在大道上人数太多,骑马还不如牵马走得快些。

于是两人就这么并肩牵着两匹马,努力地挤过重重人群。四周烛影彩灯,琴鼓喧嚣,不时还有剪碎的春胜与花钱抛去半空,又徐徐落下,引起阵阵惊呼。整条大道上洋溢着脂粉味臭汗味与几千支蜡烛的香腻味,浓郁欲滴,熏得观者陶陶然。

这两人两马,默然前行,与兴奋的人群显得格格不入。在人群里穿行的张小敬,收敛起了杀气和凶气,低调得像是不存在似的。有好几次,兴奋的游人撞到他身上,才发现这里还有个人。檀棋几次侧过脸去,想对张小敬说点什么,可又不知该说什么。

登徒子死囚犯凶神阎罗不肯让女人代死的君子酷吏干员游侠此前短短几个时辰,檀棋已经见识到了张小敬的许多面孔,可她对这个人仍旧难以把握。如今这杂乱的人潮,反倒如潺潺溪水一般,洗褪了张小敬身上那些浮夸油彩,露出本来的质地。

檀棋的脑猴,凝练出两个字:寂寞。

张小敬的身影十分落寞。周围越是热闹,这落寞感就越强。他穿行于这人间最繁华最旺盛的地方,却仿佛与周遭分别置身于两幅画内,虽相距咫尺,却永不相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比公子距离这尘世更远。

她这么想着,头也不知不觉垂下来,背手牵着缰绳,轻声地哼起牧护歌来。歌声萦萦绕绕,不离两人身边。声音虽低,却始终不曾被外面的喧腾淹没。

这是岐山一带乡民祭神后饮福酒时的助兴调子,虽近俚俗,却自有一番真意~子曾说,此歌韵律是上古传下来,上可映月,下可通达初心,大雅若俗,今人不知罢了。

此时天上明月高悬中天,浑圆疣,散着清冷的光芒。檀棋相信,那月亮已生感应,只是不知能通达到哪些人的初心中去。

且唱且走,檀棋忽然发现,张小敬牵着缰绳前行,那粗大的手指却轻叩着辔头上的铜环,恰好与牧护歌节拍相合。他的动作很隐秘,似乎不好意思让人发现。

檀棋轻轻一笑,也不说破,继续哼着。两个人很有默契地一唱一拍,就这么穿过喧嚣人群。张小敬的步态,似乎轻松了一些。

两人足足花了半刻时间,才挤出人群。檀棋看到兴道坊的坊墙时,如释重负,忍不住叹道:如果望楼还在就好了,至少能提前告诉我们,哪里不堵。

自从靖安司遭到袭击后,整个望楼体系都停止了运作。其实绝大部分望楼还在运作,只是没有大望楼居中协调,它们不过是些分散的望楼罢了,捏不成一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