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血 > 第七十七章 科技才能救国

第七十七章 科技才能救国(2/3)

目录

说着将蛆虫养殖法大致说了一遍,又指着远处山坡上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等作物,说道:“除了养鸡鸭,我们还从洋人手里弄到了这些新的粮食品种,这些农作物都是高产易活的粗粮,很适合山地种植。”

“洋人?”曹变蛟再一次惊讶得睁大了眼睛,“你们和洋人还有来往?”

“准确的说,不是和洋人有来往,而是他们已经加入了我们,如今也正在为我们效力,你刚才见到的我们许多的武器都是主要由这些洋人设计制作出来的。”墨离笑道。

“天啊!你们竟然还有洋人在为你们效力!这太不可思议了!”曹变蛟吃惊不小。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民众无论是思想还是视野都还是很闭塞的,他们以为天下就都是像明国一样,还在为自己是天朝泱泱大国而自居,洋人对于很多普通百姓来说甚至根本就没有听说过。

其实在早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他所率领的庞大的舰队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也让许多人都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同时也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了中国,并不是仅仅是促进了经济和贸易那么简单,他也开拓了许多人的视野。

只可惜自郑和之后,明政府一直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不再派人继续郑和那样的对外贸易和沟通,同时也关上了了解世界的窗口,更谈不上学习外国先进科技了。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之初国力强盛的直接体现。

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比迪亚士早57年远赴非洲。

朱棣安排郑和出海是有着深层次目的的,除了寻找建文帝外,郑和还肩负着威服四海,胸怀远人的使命,这大致也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的老传统。

但凡强盛的朝代,必定会有这样的一些举动,如汉朝时候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唐朝时众多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留学生来到我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都是这一传统的表现。

中国强盛,万国景仰,这大概就是历来皇帝们最大的梦想吧,历史上的中国并没有太多的领土要求,这是因为我们一向都很自负,天朝上国,万物丰盛,何必去抢人家的破衣烂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