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3/4)
翌日,中书省下发诏书。
庆州泰安府冀城县令崔万山,五条大罪,条条惊心,人证物证俱在,惹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朝廷将派遣枢密院枢密使杨兴怀为监斩官,即日前往冀城监斩。
此诏一发,就如同一场龙卷风一般,迅速席卷了整个大周的士大夫阶层,除了官员之外,还有数不尽的读书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那个小皇帝是不是疯了,大周如此繁华,还不是我们读书人的功劳,斩杀士大夫,完全是对我们读书人的侮辱。”
“刑不上士大夫乃是祖训,这个新皇帝如此做,不怕凉了我们读书人的心吗?”
“我等一定要联合上书,祖制不可违逆,士大夫的尊严不能丢!”
……
朝堂外,街头巷尾的读书人都开始讨论起来。
不过,没有任何人提崔万山该不该杀,而都是完全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认为士大夫的尊严不能丢,大周的祖制不能被破坏。
深夜,城西的一处深宅大院中,数名言官聚集在了一起。
这里乃是御史大夫吴崇的家,吴崇自从被赵岩怼了一顿后,就一直称病,基本处于半隐退的状态了。
“吴老,陛下此举甚是不妥,若开了斩杀士大夫的先例,那以后咱们这些言官们谁还敢谏言?”
“吴老,大周可千万不能因此毁于一旦啊,此刻,城内读书人的愤怨已成鼎沸之势,你必须要带我们站出来了!”
“陛下刚登基,或许并不知道此事的严重性,我等言官一定要告知陛下啊!”
“现在的文相对陛下言听计从,完全任由陛下胡来,我们也应该去弹劾他!”
……
御史大夫吴崇听着众人的议论,一直都没说话。
昨晚深夜,集贤院院长刘朝同来找他了,在走之前,刘朝同留下的一句话到现在还在吴崇的脑海里徘徊。
“咱们这位陛下行事别具一格,有成为千古圣君的潜质啊,我觉得,跟着他,咱们也能成为千古名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