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愿去膏荒祛病根(3/4)
为了这样一件事情,要去杀一个致仕的阁老?
“国振,你莫乱来,你千万莫乱来!”俞宜勤有些慌了,将俞国振拉进屋子,小声地道:“杀些水贼没有关系,但朝廷命官,哪怕是退休致仕的朝廷命官,可都不是我们能动的!”
“二伯放心,我是那样不知轻重的人么?”俞国振笑了起来。
看着堂侄的笑容,俞宜勤的心却还是放不下去:“你虽然是个知轻重的,但行事……太过依赖武力,有的时候,国振,我当真不放心。”
这是剖心置腹地劝谏,俞国振当然知道好歹,他想了一下,觉得对二伯说出自己的计划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便低声说了一番话。
最初听到他说时,俞宜勤还在不停地摇头,然后听到俞国振分析当朝的阁老、官员的性格,乃至当今天子的性格,最后又归结到那位致仕的周道登阁老的年纪,他才脸上露出惊骇欲绝的神情,看着俞国振时,除了钦佩之外,还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对于俞宜勤来说,这些都是大人物,天子那更是大得了不起的人物,俞国振竟然以周通贵这个小人物为契机,将这些了不起的大人物都算在其中……这份心思,也太过可怕!
“二伯放心,即使没有周道登的事情,南京、苏州我也必须去一趟。首先六叔这模样,俞家在南京的铺子,显然是不能再由他管了,这个铺子是我们俞家在南京的立足点,若是乡里有什么不便,我们还可以举族迁到南京。二则是和我们先前的方略有关,五叔带来的人手,总得给他们安排活儿,我去苏州一趟,也是为他们活儿做准备。”
俞宜勤听了之后,好一会儿才慢慢点头:“国振,如今咱们全族都由你拿主意,你怎么说,那就怎么是,二伯见识少,但好歹年纪大,经的事情也多,只有一点……你凡事都要顾及宗族,你身上背着的,可不只是你一条性命!”
这是他的局限,俞国振也不准备让他改变自己的观点,既然他支持,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我知道的,二伯,事不宜迟,乘着这边的消息还没传过去,我立刻赶往南京,然后就去苏州!”
“你要带多少人去?”
“此去用不着多带人手,我只带高不胖和二柱两人,不过,南京的铺子需要一个新的掌柜,二伯看谁比较合适?”
俞宜勤略有些犹豫,长期以来,那铺子都是他们堂兄弟在管,现在四房的两兄弟已经彻底和家族反目,要想安排合适人手很难。
“这个……族中的人手有些不足啊,国振有什么建议?”
“大哥可以,他在当铺里帮了大伯好几年,待人处事上完全没有问题。”俞国振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