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5(2/2)
不是李植自己要反大明,是天下人要李植取而代之。
再过三年,等越来越的百姓反对朝廷,渴望李植的时候,朝廷可能就完全控制不了局势了。再过六年,等公德考试选出的官员成为地方主官的时候,李植可能一纸檄文就能招降大明所有地方官,兵不血刃地推翻明朝。
朱由检拼命地转动着手上的压书玉,眼睛里写满了焦虑。
他感觉自己正在飞速地失去这个天下。
张光航观察着天子的脸色,一咬牙,跪在了地上。
“圣上,大明江山社稷危矣!臣请圣上早做决断!”
朱由检听到这话手上一颤,把压书玉掉在了地面上。
哐当一声,玉块碎成了三片,碎了一地。
王承恩眼睛一闭,牙齿一咬,知道事情完了。他睁开眼睛跪到了地上,把三块碎玉捡了起来。
朱由检有些惊恐地看着张光航,看着这个有名的“变法派”领袖。
张光航曾经因为帮李植说话,曾经被控制朝政的东林党视为李植党羽。东林党那时候在京城内外大肆造谣,说张光航和李植私通,李植造反后要立张光航为首辅,封开国公。
就连朱由检也一度怀疑张光航和李植关系好。
但实际上,张光航帮的却不是李植,而是那时立志于变法的天子。那时朱由检被文官们挟制不能自主,张光航跳出来为李植的天津说话,实际上是为天子的新法说话。
然而等东林党覆灭,李植逼迫朝廷以后,张光航就立即站到了李植的对立面。张光航甚至公开反对李植,声讨李植,组织了一帮人和内阁首辅崔昌武对抗。
张光航自始至终是一个大明忠臣。
这一次,感觉到李植的势力已经要颠覆大明,张光航和天子朱由检一样焦虑。
张光航说的是“早做决断”,实际上是劝说朱由检动手。
朱由检看着张光航,脸上红了又白,白了又红。
对李植动手?怎么动手。
王承恩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张光航,吸了口气。
他刚要说话,却看到站在他旁边的东厂太监王德化站了出来。
王德化突然间嚎啕大哭,跪在地上大声说道:“圣上,大名县的情况不是孤例。以奴婢的了解,整个大明处处都是怨声载道。这样下去五年,恐怕李植不需要造反,天下人就把大明反了!”
王德化大声说道:“圣上!圣上早作决断啊!”
朱由检往御座后背上一靠,好久没有说话。
过了许久,他才说道:“齐王兵强马壮…你们让朕做决断…如何决断?”
王德化噗通一声在地上磕了一个头,大声说道:“圣上!奴婢有消息,西方极远处的奥斯曼国、波斯和印度联兵攻打李植的南方军队。李植感觉南方吃紧,已经调了三万虎贲军南下。”
“这些年李植一直在开拓海外,天津的虎贲军一调再调,如今这三万一走,天津就只剩下五万虎贲军。”
朱由检眼睛一瞪,慌张地看着王德化。
王德化大声说道:“圣上!李植的所有工业基地,后勤基地,军火供给工厂,银粮储运仓库全在天津。我们有二十万新军。只要二十万新军发诏天下讨伐逆贼李植,发兵东进把天津占了,李植的海外领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到一年就会土崩瓦解!”
第一千八十二章围攻
听到王德化的话,朱由检僵在了那里。。
好久,他都没有说一句话。
王德化和张光航等了好久,不由得抬起头看天子。
然而他们看到的天子却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镇定。这乍暖还寒的春天里,端坐在御座上的天子竟突然间流出了满头大汗。那不是细汗,那是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冷汗,即便是张光航和王德化这样隔着三米跪在前面,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在王德化和张光航的心目中,朱由检就算不是英明神武,也从来都是镇定自若指挥若定。他们当真从不曾看到天子这副样子,一下子也呆住了。
朱由检也发现了自己在臣子面前的异常,抬起手来想掩饰一下。然而抬起手来他才发现右手在微微颤抖,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掩饰自己的慌张,只能无奈放下去。
王德化和张光航对视了一阵,眼睛里也有些慌张起来。
天子举棋不定成这个样子,如何做大事?
王德化把牙一咬,大声说道:“圣上!天津只有五万兵,我们有二十万。只要我们一鼓作气,一定能攻破李植老巢!”
朱由检又是一阵沉默。
许久,他才看着地上的王德化,重复地说着:“五万…”
“五万…”
朱由检突然看向了站在一边的王承恩。
“王承恩,你怎么不说话。”
王承恩听到天子的询问,突然间就满眼泪花,仿佛是大难临头。
他蹒跚地跪了下去,俯身说道:“皇爷!此等大事,奴婢哪里敢置喙?只要皇爷下了决心,前面就是刀山火海悬崖峭壁,奴婢粉身碎骨也要为皇爷冲锋陷阵。”
听到王承恩的话,朱由检闭上了眼睛。
许久,他才睁开眼睛,说道:“王承恩!”
王承恩赶紧答道:“奴婢在!”
朱由检吸了口气,说道:“你去京营传令,让杨国柱准备骏马器械,dàn • yào粮草,准备发兵。”
王承恩愣了愣,抬头看向了朱由检。
作出发兵的准备?打天津绝对是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怎么能大张旗鼓准备?如果让李植知道京营新军已经准备打仗,李植能不防?
王德化大声说道:“圣上!要么就雷霆万钧杀到天津,要么就不做声张!如果我们大举备战又不速攻,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