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0(2/2)
如果不处理好外地人和本地人的关系,一镇九省经济发展带来的就不是幸福,而是仇恨。
李植看着哭得稀里糊涂的山西人们,说道:”山西的外来务工人员,确实有委屈。“
听到李植的话,民间领袖丘可度眼睛里亮光一闪,激动得双手剧烈颤抖起来。
想不到王爷会说山西工人们委屈。
王爷会帮山西工人?
地上跪着的百姓们听到这句话,猛地抬起头,充满期待地看着李植。
齐王会改变现在外来务工人员受苦受难的现状?
静海县知县何乾义听到李植的话,猛地把眼睛一瞪。
他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大声说道:”王爷,静海的百姓和山西工人公平买卖,按法律雇佣人员,这有什么委屈?“
李植皱眉看了看何乾义。
一挥手,李植喝道:”静海县出了三十多条人命,激化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矛盾,何乾义负有主要领导责任。来人!把何乾义拿下!仔细调查。“
李植身边的侍卫冲了上去,按住了静海县知县,一把将他拖了下去。
李植身边的其他官员们一下子吓得说不出话来。
李植要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要打压地方保护主义,要改变一镇九省的地方政治结构?
高立功、蔡怀水等人对视了一阵,都不敢说话。
李植提拔的这些官员虽然都算得上称职,但并不是什么经世济国的大才,并没有李植这样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这些人都出身于天津镇,打心底里是希望维护天津本地百姓的利益的。
李植现在不高兴,高立功、蔡怀水等人都不敢说话。但是他们不可能愿意看到外来人员压制本地百姓,获得更多经济发展的红利。
最后李兴站了出来。
“大哥,一镇九省的百姓是大哥的子民。外来的务工人员是天子的子民,这是有本质区别的。本地的居民没偷没抢,大哥如果这次帮外来人,恐怕会伤了一镇九省百姓的民心。“
李植看了看李兴,点了点头,说道:”静海县的本地百姓,包括一镇九省其他地方的本地百姓并没有做非法的事情,寡人不能横加指责他们。“
”寡人也不会强迫本地人对外地人让利。“
跪在地上的山西人听了李植的话,都十分失望。他们本来还希望李植会出政策帮助自己,没想到李植明说了不会让本地人对外地人让利。
外来务工人员和外地人之间的矛盾,说到底是利益问题。因为本地人把经济发展的福利完全占据,才会让外来务工人员这么惨淡。如果不逼本地人让利,外来务工人员的地位如何能得到提高?
齐王怎么左一句,右一句?齐王到底帮谁?
李兴听到李植的话,也愣了愣。
李植似乎两边都不准备得罪,他不知道李植到底决定怎么解决这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的矛盾。
无论怎么看,以大明人的智慧都解决不了这个矛盾。
李植见所有人都疑惑地看着自己,一挥手说道:”拿地图来。“
侍卫赶紧翻找物品,找出一幅两米长宽的布质地图出来。李植一挥手,侍卫们把地图高高举了起来,敞开在众人面前。
李植在地图上看了好久。
“以后外来务工人员不需要挤到人烟密集的地区做次等公民了,外来人员也是汉人,汉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到人口稀少的地方建设新城。“
许久,李植在天津大沽港北面的荒凉盐碱地上画了一个圈。
”我们要在这里建立一个特区!名字就叫做北圳!“
第一千七十一章无中生有
听到李植的话,关帝庙内外的人都愣住了。
建立特区?让外地人去海边建一座新城?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这座特区新城建在无人的盐碱地上,所有人都是外地迁入,再不分本地人和外地人。这个特区的口号就叫做‘来了就是北圳人’!”
李植现在要建一个特区新城的规划其实也是应运而生。
经过李植的催化,一镇九省已经走到了工业化时代的初期。在严格法律和专利制度的保护下,工匠进行技术创新的热情高涨,整个社会处于工业大爆炸的前夕。此时的一镇九省和八十年代的中国极其相似,正面临一场史诗般地工业大发展。
而工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后世中外的经验证明:接下来的几十年,一镇九省将飞速进入城市时代,大多数农村人口都将从乡村转入城市,成为市民。
静海县本地人和外地人的问题,其实就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山西、北直隶来到静海县务工的几万人表面上是外地人,实际上就是从农业地区流入工业地区的新市民。
但是在这个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动过程中,必然在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各地积累,已经变成了巨大的矛盾。在静海,本地人和外地人因为对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分配出现巨大矛盾,最后激化成为了械斗,一下子就死去了几十条人命。
但是李植知道,接下来一镇九省面临的大工业城市化会比现在静海出现的小工业浩荡百倍,而其中产生的矛盾,也会激烈百倍。如果李植不能妥善处理其中的矛盾,整个社会可能会经历一场巨大的动荡。
静海县的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受到歧视而把仇恨发泄到李植的生祠上,可见这种矛盾的破坏力。若是外来人员的数量翻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