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工程师 > 分节阅读 488

分节阅读 488(1/2)

目录

大笔地投资于移民的迁移,大量补贴愿意南下开垦东南亚的汉人农民。

李定国指着前面的一片树林,大声说道:“伯爷,过了那一片小树林,就是湄南河第一百七十九殖民地了。”

现在齐王在各地广泛宣传移民东南亚的好处,民间的轮船公司像是倾销货物一样将一船又一船的移民,一船又一船的移民物资送到中南半岛来。这些新移民到达的地方甚至来不及取名字就开始建设了,中南半岛的军管政府只能以数字来给这些汉人殖民地命名。

李老四在马上坐直了,顺着李定国的手指看了过去。

湄南河平原的绿野葱葱,便映入了李老四的眼中。

到处都是低矮的热带雨林和树林之间的稻田,地势十分的平坦。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小河流过,让整个平原显得极为富饶肥沃。

在平原上有很多地方还未开发,树林很多。

如果单论农业生产条件,东南亚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日照充沛降水充足,平原地区土地平坦河流众多。然而在十七世纪,这里的土著民族却没有大力发展农业的组织能力,白白浪费了这样沃野千里的大平原。

比如说,肥沃的湄公河三角洲在这个时代基本是无人的沼泽地区。

不过这样的局面就要被一船一船迁来的汉人改变。

李老四“驾”地一声,策马冲了出去,朝前面的第一百七十九殖民地驰去。

越过那片树林,李老四看到了一个五、六十间砖瓦房子组成的村庄。

村庄的附近有几十个儿童在那里蹦跳玩耍,几个老头老太在那里守着孩子。

村庄的外面,是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水田。那些水田蔓延在一条小河的两侧,不知道有多少亩。小河上已经架起了龙尾车,龙尾车旁边有水牛在不断地转动,河水不断地通过灌溉渠流入水田中。

李老四看到一些农民驱赶耕牛,在水田里插秧。

和江南的水田不同,湄南河平原这里的水田位于热带,最冷的冬天温度也有十度以上。一年四季都光照充足,水稻一年可以种三季。所以即便是现在九月,农民仍然在种植第三季水稻。

李老四对那些蓄力驱动的插秧机有了些兴趣,停马下来看了看。

那些机器由蓄力驱动,随着水牛不停往前走,机器将一个大铁盘上密密麻麻的秧苗插进了水田里。李老四仔细观察了一番那些田里的秧苗,发现秧苗插得很正,秧苗和秧苗之间的行距保持得很好,看上去十分整齐。

李老四跳下了马,走到了田垄深处,朝那些农民喊话道:“老乡,你们这机器叫什么?”

那些农民抬头看了看李老四,见李老四一身血红色军装像是个大官,便恭敬地答道:“官爷!这是王爷给我们发的畜力插秧机啊!”

李老四问道:“插秧也要用机器?”

那个老农停了身边的耕牛,笑着答道:“官爷,这王爷的插秧机真是神仙机器。以前我们一个人一天最多插七分地,插不了一亩地,所以一个人只能照看二十亩庄稼。”

“如今有了这畜力插秧机,我们一天可以插五亩水田,插秧这个最忙的事情变成最轻松的事情了。再配合王爷给我们贷款买的畜力收割机,我们一个人照看四十亩水田不成问题。”

“有了王爷新发明的机器,这暹罗的平原当真要变成我们的聚宝盆!”

:。:

第一千二十三章萨菲皇朝

畜力插秧机的需求,是和农民的人均耕作面积高度相关的。

在后世的中国,畜力插秧机并没有成为主流。因为在后世的中国,农民的耕作面积极为有限,人均只有几亩田。这样的条件下,购置动辄几万元的插秧机就显得得不偿失了。明明可以辛苦几天就坚持过去的事情,当然没有购置高价机器的必要。

但是在李植的经营下,十七世纪的汉人在东南亚高速扩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辽阔土地,这就导致了人均耕作面积的急速膨胀。

李植目前已经占有了东北三省、tái • wān、吕宋等大粮仓。如今又占领了农业条件极为优秀的中南半岛。第一批迁居到中南半岛平原地带的移民随随便便就能分到几十亩水田。

这些农民的人均耕作面积在四十亩左右。

在这样的人均土地占有量上,农业机械的需求就出现了。因为对于人均四十亩水田这样的量级来说,完全使用手工劳动会把人累死。即便是每天只睡六个小时拼命干一个月,也无法把四十亩水田的秧苗全部插好。

一个月能插三十亩秧就很不错了。如果用手工操作,总有十亩田会荒废掉。

而购买一台手扶式小型插秧机,价格也不过一百一十两。一台插秧机一个月可以插一百五十亩水田,可以满足差不多四个农民的需求。插秧机避免了四十亩水田的荒废,带来的收益是二百多两银子的收益。

这样算下来,农民们毫无疑问会大量装备插秧机。

所以在李老四的面前,人均耕作面积可观的中南半岛移民普遍使用农业机械。这是由土地数量决定的。

####

阿巴斯二世戴着红色的头巾,头巾上面镶嵌着一颗巨大的红宝石。他身上穿着红色的对襟长袍,腰上别着锋利的波斯弯刀。这一整套行头让这个波斯帝国的沙赫,或者说皇帝,显得高贵而英武。

他跪坐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跪坐在厚厚的波斯地毯上,看着巴尔迪普送上来的米尼步枪和瞄准镜。

这些装备是荷兰人卖给莫卧儿皇帝胡马雍的。胡马雍用这些装备武装了莫卧儿的大军,包括贾坎德邦的巴尔迪普。然而此时莫卧儿二十万大军兵败缅甸,胡马雍战死沙场,刚刚统一的莫卧儿帝国再次陷入了分裂和内战中。

巴尔迪普很聪明,他明白印度北部的任何一个贵族都没有短时间统一北方的实力。而李植的大军就在缅甸,随时可能侵入印度。所以巴尔迪普和曾经的胡马雍一样选择了波斯。

此时的波斯正处于萨非王朝的统治,国力强盛,是能够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阵几百年的中亚强国。

奥斯曼土耳其发源于小亚细亚,和欧洲之间的交流十分方便,因此拥有先进的武器。在波斯和土耳其之间的战争中,开始时候土耳其占据绝对的上风。土耳其人的大炮和火绳枪让波斯军团一个接一个的崩溃。

但是技术和武器总是处于扩散状态的,在亡国的压力下,仅仅用了十几年,本来只有冷兵器的波斯人就学会了制造大炮和火绳枪。在十七世纪早期,萨菲王朝甚至主动向土耳其发起进攻,夺取了中东大片的土地。

到了阿巴斯二世统治的时期,奥斯曼土耳其和波斯总算实现了和平。波斯和土耳其之间的疆域,也在这个时代确认下来。

实际上,此时的波斯强大到可以轻易左右整个中亚的局势。当初莫卧儿皇帝胡马雍流亡波斯时候,阿巴斯二世只是借给胡马雍一个军团,就帮助胡马雍征服了整个阿富汗。

阿巴斯二世看着谦卑匍匐在自己面前的巴尔迪普,问道:“莫卧儿的巴尔迪普,你为什么把这些先进的武器送给我。”

巴尔迪普头都不敢抬,只是用波斯语说道:“伟大的波斯皇帝,胡马雍已经战死,莫卧儿帝国已经灭亡。现在从缅甸到波斯之间的几千里土地上只有印度王公之间的战争和混乱。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止明国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