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9(3/3)
然而自从江北军和李植开战以后,南京的官员就基本上不听朱由检的指挥了。南方的军镇完全服从钱谦益和史可法的调动,对朱由检的圣旨置若罔闻。而到了去年,在江北军第二次攻击李植以后,甚至南京留守政府的官员任命朱由检都管不到了。
因为朱由检支持李植,南京的留守政府已经越来越dú • lì了。李植要夺取士绅们吃饭的东西,南方的士绅为了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已经不顾一切了。
南京政府中没有宗室和勋贵,所有的成员都是代表士绅利益的文官。这些文官仇恨李植入骨,甚至仇恨支持李植的天子,已经撕下了温情脉脉的忠君面具,开始脱离北京的控制了。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要知道在原先的历史上,东林党因为失去对南明朝廷的控制,就可以鼓动左良玉攻打南京“清君侧”。而李植要夺取的,比朝廷上的权力更多,是要士绅的命,士绅们不可能坐以待毙。
南方除了还继续向太仓库缴税外,其他的事务已经完全不听朝廷。所以天子朱由检目前所能控制的,只是京营新军能够震慑的山西和北直隶。
不过说起来,即便南京不听指挥,朱由检的权力还是比前几年更大。要知道在前几年东林党控制朝廷的时候,复社张溥靠贿赂朝中大臣就能让周延儒变成首辅。可见那时候朱由检连北京城都控制不了,南京的事情就更加鞭长莫及。那时候所谓的南京人事,还不是东林党自己说了算?
唯一的区别是那时候南京不和李植作战,而北京又控制在文官手上,南京和北京看上去没有冲突。
朱由检想起南方的事情,叹了口气,说道:“现在江北军形同叛逆,甚至在天津王讨伐东奴、流贼时候攻击天津王,完全不把朕的圣旨放在眼里。”
“与其让江北军控制南直隶北部,不如让天津王治理。天津王到底是忠心的,拱卫大明的姿态还是很足的。”
王承恩唱了个喏,低头没有说话。
朱由检看着沉默的王承恩,知道王承恩是在担心李植的尾大不掉。
沉吟片刻,朱由检说道:“天津王的忠心,朕从来不疑。如今的要害是朝廷太弱。朝廷若过于弱小,天津王无论如何都令朝廷生疑。所以与其限制天津王,倒不如利用天津王的力量做大朝廷。”
“传朕的旨意给天津王,长江以北的南直隶天津王肯定是要均赋的。均赋以后增收的两成的税赋不得截留地方,天津王要全部缴到太仓库。”
听到天子的话,王承恩眼睛一亮。
如果说南直隶增赋后的税收是十二成,九成“转运”被李植用于地方事务的话,那天子夺取这两成增赋,就等于抢下了九成外的三成财税。
江北人口近两千万,这夺取的两成田赋,恐怕有近二百万两银子。这要是拿来练新军,少说又能增加三万人。
王承恩欢喜起来,拱手说道:“天子圣明!”
第八百零一章夜
十一月二十四的陕西耀州,万籁俱寂。六万五千官军在曹变蛟的率领下扎营于野外,士兵们此时已经进入了梦乡。
李植的器材制造得很快。对于普遍使用蒸汽机机床进行机械加工的范家庄工业来说,生产五万套防雨器材是小菜一碟。而夜战用的照明弹更是早有储备,直接拿出来用就可以了。
李植只用了三十天就准备好了这些器材,派出车队把器材送到了曹变蛟营中。
得到了李植的器材后,曹变蛟进行了试用,发现效果很好。虽然防雨设备不能在大雨中使用,但应付一般的小雨是没有问题的。而照明弹的效果就更好,完全可以把夜晚完全照亮,宛如白昼。
曹变蛟随即发兵南下,攻打西安。
曹变蛟这次南下,没有带大同和蓟镇的两万五千弱兵。这些弱兵士气低落不堪一击,在战场上一受到攻击就溃败,除了拖累士气没有其他的作用。
新军如今只剩下五万人,士气没有原先那么坚韧。若是打起仗来这些弱兵一触即溃带垮了新军的士气,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官军只有六万五千人南下。
曹变蛟有了新装备,李自成却不知道。面对咄咄逼人的官军,李自成选择了晚上袭营。
实际上,在古代战争中夜袭并不少见。最著名的“李愬雪夜入蔡州”,就是夜袭的典型战例。而且古代夜盲的人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多。如果大家都是夜盲,上元节赏灯之类的活动根本就没法举行了。实际上在明代每有佳节,市井妇女们晚上就会结伴游街,肆意欢笑。这种风俗传遍南北,可见当时夜盲的是少数人。
古人作战之所以避免晚上,是因为晚上看不见旗号,一打起来很容易陷入混乱。
不过对于现在的李自成来说,承受一点陷入混乱的风险是值得的。火铳兵在黑暗中没有视野,只能和闯军肉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