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5(2/2)
韩金信点了点头,拱手说道:“国公爷,线人报告,江北军征调了江西附近几省的火铳匠户,埋头打造新式步枪。据线人在训练场上的观察,这新式步枪能打两百米,一分钟能打三发。”
李植沉吟说道:“两百米,这岂不是和我们没有装瞄准镜的标准步枪一样。”
韩金信说道:“正是如此,国公爷。”
李植吸了口气,暗道这米尼步枪的秘密可能已经被这个时代的人发现了。米尼步枪的窍门实在太简单,所有的关键也就是一个尾部中空的子弹设计。这个秘密保存了十年才被其他势力掌握,已经让李植感到很欣慰了。
不过既然其他势力开始装备米尼步枪,李植就要升级自己的军备,继续保持技术上的领先。
这是一个很紧迫的问题。江北军人数是虎贲军的两倍以上,如果虎贲军的技术水平不能超越江北军,就可能会被江北军击败。
虎贲军若是败了,一镇四省的繁华都将烟消云散。李植的事业将完全失败。
李植在各式机床中间来回穿梭,看工人在机床上忙碌制造蒸汽机车的组件。
如今范家庄的机床工厂已经进入一种自主进化的阶段。不需要李植怎么指点,机床工厂里的匠头就能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不断改进机床的精度。目前的精度控制已经达到四分之一毫米的水平。
对于第一代蒸气机车来说这个精度够了,不过对于后装步枪来说,这个水平还是差了点。
在李植的记忆里,十九世纪中期后装步枪出现的时候,欧洲的机床加工精度已经达到了十分之一毫米水平。一把后装步枪动辄五、六十个组件,是大量的小玩意组装起来的。但最后组装成一把步枪后却要求枪机做到高度气密,极为考验加工精度。
最有名的早期后装步枪无疑是德莱赛针发枪。这种步枪在66年的普奥战争中大发异彩,帮助普鲁士击败了使用米尼式步枪的奥地利。但实际上,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欧洲就有好几种后装步枪问世。
这些后装步枪的早产儿毫无悬念地无人问津,正是因为气密性太差导致射程和精度远低于前装枪,没有实战价值。
李植想生产后装枪,还必须等待机床工厂的机器升级换代,再把精度提高一些。
而且,后装枪是使用底火的,这就涉及到雷酸汞的生产,这也是一个难题。雷酸汞不但极不稳定,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爆炸,而且毒性很强。想安全的生产雷酸汞,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在机床工厂转了一圈后,李植明白要造出后装枪还需要时间。
不过也不是说没有后装枪,就无法在技术上压倒江北军的。李植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当然还有其他的办法。他带着韩金信又走进了范家庄的铸造工厂。
李植麾下的铸造工厂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原先浇铸一门铁芯铜体大炮需要几天的时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手工找到铸件的圆心,调整好铁芯和铜液的位置。但如今,这种校对工作都交给了专门设计的机器,生产速度大为提高。
技术的进步,让大规模浇铸新式子弹变成了可能。原先找准心的工作要花费大量时间,现在却可以在机器帮助下批量操作。
李植一走进铸造工厂,就看到门口的货架上摆满了新鲜出炉的钢芯铅弹。
李植从货架上拿起一枚钢芯铅弹看了看,发现那子弹中间的钢芯十分坚硬。这种钢芯使用的是范家庄最好的坩埚钢,用于破甲。然后在钢芯的外面套铸了一层铅,铅质较软,能够保证子弹在枪膛内和膛线绞合,发生旋转。
李植把一枚钢芯弹交给韩金信看了看。
韩金信说道:“国公爷,这种新式子弹似乎比铅弹更硬。”
李植笑道:“这种新子弹,应该能打穿江北军的双层重甲。我们去靶场试试。”
李植让一个工人端了一盒钢芯子弹,走到了范家庄城外的靶场。
在靶场上,李植让人树立起一个重型绵甲和铁鳞甲包裹的重甲稻草人,自己站在两百米的距离上使用新式子弹射击。
“啪”一声脆响,李植在两百米外射出了子弹,两百米外的稻草人应声而倒。
李植让人把稻草人送过来,果然看到稻草人身上的盔甲上面有两个洞。
韩金信惊喜地说道:“国公爷神武!这新型子弹果然犀利。如此一来,我们在远距离就能击杀江北军的重甲士兵了!”
李植点了点头,又让士兵把靶子立得更远一些,立到二百五十米上。
“啪”一枪,稻草人身上的盔甲上面又是两个洞。
李植又将稻草人移得更远,在三百米上射击。
最后李植发现,这钢芯子弹能在三百米的距离上击穿两层盔甲。如果再远,就打不穿了。
李植抓着步枪说道:“江北军的士兵要在两百米上才能打击我们,但是我们的士兵三百米上就能射杀江北军。再加上我们使用无烟火药,士兵不需要清理枪膛,射速比江北军高。我们在技术上又领先了江北军一代。”
第七百三十一章郏县
崇祯二十年二月十七,河南郏县,孙传庭的十六万官军和李自成的三十多万大军厮杀在一起。
这次孙传庭没有死守陕西。如果让李自成的人马攻入陕西,深受士绅压迫的陕西农民毫无疑问会从贼。到时候陕西乱成一片,孙传庭无法收拾。
而且河南本身就有十万边军,孙传庭攻入河南可以和这些边军汇合。这些边军无法独力击败李自成,但是加上孙传庭的六万陕军,就能对流贼形成优势。目前的形势可攻不可守,所以孙传庭攻入了河南。
李自成并没有在河南陕西交界的潼关迎战孙传庭,李自成认为河南连续几年灾荒,各地的粮仓里完全没有粮食。官军十六万大军攻入河南腹地,补给将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李自成把兵马放在距离潼关较远的郏县,并派出小股兵马不断骚扰官军的粮道。
如果官军粮道被断,必然出现大崩溃。
但是孙传庭用兵颇有章法,派两万多人保护粮道,不断从陕西和北直隶运粮到最前线。李自成骚扰了粮道一个月,始终没有得手。
孙传庭的兵马于是杀到了郏县,抓住了李自成的主力。
四十多万人厮杀在一起,战场连绵几十里,杀声震天。
李自成的兵马在人数上是占上风的。虽然大多数闯军都是饥兵,但这些饥兵都是选出来的身强体壮者,攻下开封后这几个月饥兵们时常操练武艺,也颇有些战力。虽然比不上陕军和边军的战斗力,但闯军毕竟人多。
从场面上看,十几万官军完全被闯军包围了。
孙传庭皱着眉头看着战场,沉吟不语。
突然,一支两千人的大同镇官军在流贼的包围下动摇了。这支兵马被流贼从三个方向包围,失去了鏖战的信心,鼓噪着从前线退了下来。
孙传庭身边的众将们脸色一白,暗道这才刚开始就有兵马溃逃了,看来此战凶多吉少。
孙传庭怒发冲冠,大声问道:“这是哪一部的兵马?”
旁边的“赞画”,也就是参谋,大声说道:“那是大同镇游击将军郭仁见的兵马。”
孙传庭大声喊道:“二千人不战而逃,其将可斩。来人,将郭仁见拿下,枭首!”
听到孙传庭的话,周围的明将们目瞪口呆,暗道这孙传庭也太血腥了吧。士兵溃逃了,他就要斩杀主将?
大同镇的游击郭仁见吓得浑身战栗,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