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工程师 > 分节阅读 355

分节阅读 355(1/2)

目录

个领袖之所以成为领袖,完全是靠个人名望。如果李植杀史可法的家人,不但不能削弱江北军的实力,反而会增加史可法的名望。

如果李植对史可法的家人动手,到时候史可法就会变成一个为了士子而满门忠烈的圣人,只会增加史可法的号召力,增加江北军的实力。所以无论怎么考虑,史可法都不怕李植动自己的家人。

左良玉也不怕李植的手段,左良玉是个典型的军阀,家里的子侄全在军中当将校,连妻子和小妾都带在部队里。

江北军中最害怕李植手段的是吴三桂,他一家人都住在京城。要是李植偷袭他的家人,从天津杀到京城不需要三天。

史可法知道吴三桂询问自己是一句虚问,吴三桂想说的是他吴家的家眷安全。

“长伯是我大军的栋梁,说不得就要遭李贼的毒手。长伯还是把家眷都接到江北军来吧,布置在军营中。”

吴三桂脸上一喜,抱拳说道:“谨遵本兵大人所示!”

史可法看了看帐中的诸将,说道:“诸位都是我江北军的骨干,不可置家人于险地。游击以上,都可以把妻儿子女接到大军军营中,以免节外生枝挫伤士气。”

听到史可法的话,帐中的将士们轰然领命,脸上的慌张神色渐渐都消失了。

见将领们的士气又恢复了,史可法点了点头。

左良玉沉吟说道:“史公,如今阮公牺牲,令人心痛。但是印钞扰乱李贼不失为一条良策,不知道南昌府的士绅们是否能继续开厂印钞,向山东和天津输入假币?”

史可法想了想,转身看向了坐在大帐左边的南昌士绅。

南昌的士绅们听到左良玉的话,仿佛是听到一个催命符一样,没一个人敢答应。

李植的手段太过强悍,已经把南昌的士绅吓到了。

虽然把家人全部送到江北军保护起来可以不被李植暗杀,但那也绝不是好事。军营中那么清苦不说,更可怕的是放眼过去全是男人,在这种地方生活不但艰苦,而且对士绅们的妻女妾婢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地方。

士绅们不比军官,士绅们在军营中没有一点权威。说不定哪天几个穷兵汉发疯了,就把士绅的女眷侮辱了。

让士绅们每人出一点银子对抗李植是可以的,让他们为了对抗李植抛弃一切,置妻女于危地,那还是有些困难的。

史可法看着南昌士绅的脸色,知道阮大铖一死,就再没有人会站出来印假钞了。

阮大铖可谓是史可法的老友,两人在南京时候时常走动。想到自己的老友因为为士绅做事而被李植灭门,史可法当真是有些痛惜。

史可法摇了摇头,叹道:“可惜阮桐城江南才子,才动天下,竟这样殒于李贼之手...”顿了顿,史可法说道:“安庆知府,你要在阮家宅院搜出阮大铖的衣冠,选一个好地方为他建一座衣冠冢吧。”

今天的三更往后晚两个小时

本书上架了。

我是个准新人,这本书开始我是没报多大希望的。

没想到一次次上分类强推,后来又上了首页六频推荐,三江推荐,全站强推,到今天有了一万多读者。

很感谢编辑虎牙,是他一直在后台支持我,给我网站推荐。也感谢三江推荐频道的主管。

更令我感动的是热心的读者,热心的读者们一直在给我投票。这些天你们每天给我一千多张推荐票,让我感到真的有人在支持我的书。

推荐票排行这些天一直在一百多名,让我十分惊喜。原来我这样一个准新人,写的书也能在某个排行进一百多名。

然而我白天要上班,虽然坐办公室时候可以走走神思考情节,但每天晚上只有七点到十一点四个小时码字。

加上手又残,每个小时只能码一千个字,每天只能更新四、五千字。周六周末也在查资料,想情节。写过历史文的人都知道,写历史文要查的资料是没有底限的。有时候一下子卡文了要查资料了,就折腾到晚上十二点,甚至一、两点。

我是个中学物理老师,没什么钱,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赚点钱补贴家用。然而我却一直不敢上架,怕上架了成绩太差。

现在网站通知上架了,就豁出去了。

希望上架后,读者们能像你们投推荐票一样继续支持我,订阅本书。

昨天晚上很晚睡,多写了六千字,今天可以多更新三章。今天晚上也准备晚点睡,多写几章。上架后,是会努力一点的。

谢谢大家。

第七百零九章攻陕

李自成骑行在陈留县的田间小路上,眺望着一马平川的河南腹地。

此时已经是十二月二十,田间的冬小麦已经长得颇高。从李自成的乌驳马上望去,只看到田里一片绿油油的。显然,只要过了这个冬天,来年的开封一定是能获得丰收。

李自成的起义军在李岩加入后,改变了以往单纯劫掠的思路,打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河南这些年年景十分差,而士绅却丝毫没有悲天悯人的情绪,依旧肆意逃税,把沉重的税赋全部压在小农身上。因此李自成的这个口号十分有号召力,河南的百姓望风来投。李自成的兵马从几万滚到十几万,甚至在攻打开封时候达到了几十万。

靠这些蚂蚁一样的饥兵,李自成最终攻下了开封,控制了黄河以南的河南全境。

李自成以均田免赋口号起家,讲的是“均贫富等贵贱”,得了河南之后自然就要把这政策落实。这半年,李自成的队伍忙着在河南分田地,忙得脚不点地。

河南的士绅几乎被闯军杀光,这些士绅的田地自然就被拿出来分了。不过闯军缺乏行政人员,这次分田又十分仓促,基本上就是各级军官到田野里吆喝几声就算分好了田,李自成的政策到了基层自然有些扭曲。

绝对的均贫富是不可能的,那些主动跟随闯军攻打郡县的农民自然分得了较多的田地。其次是勉强从军,在闯军中表现被动的农民,得田次之。而因为离开封较远,没有被闯军携裹从军的农民,分田就少了。

不过因为河南这些年实在灾荒太多,加上闯军在河南不断和官军厮杀,攻城略地,整个河南的生产被极大地破坏了,人口只剩下灾前的三、四成。因此即便是最差的农民,也分到了足够温饱的田地。

加上李自成的“免赋”政策,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的利益分配格局。农民身上再没有沉重的田赋压迫了,因此种田的收益变得十分的诱人起来。即便是一户人分到十五亩薄田,一年收入也是十几石粮食,能养活一家三、四口人。

因此,河南的百姓们,视闯王如救命恩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