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0(2/2)
史含章的登莱军以栖霞为粮草集散地,栖霞可以算是史含章的大本营。这里不但有登莱军的粮饷,更有一百多名山东士绅。
栖霞县的县衙二堂中,山东的名士汇聚一堂,都在等着史含章打下登州的消息!这些人中不乏致仕的官员进士和富得流油的举人,都是这次山东募资“倒李”运动中出钱最多的。
每隔一个时辰,就有从登州战场跑回来的信使到县衙里汇报前线的情况。
开始时候,士绅们还在为登州久攻不下摇头叹息。不过他们也不是太焦心,毕竟山东只是这次“倒李”运动的分战场。只要入关的关宁军击溃李植的虎贲军,山东迟早都要从李植的魔掌中光复。
然而等史含章和几个文官灰溜溜回到栖霞时候,栖霞的名士们就傻眼了。
登莱军就这么一下子全溃败了?一个兵丁都不剩?就连登莱各营的将领都跑了?
当然更令人感到惊骇的是滦州那边传来的消息。李植居然打败了关宁军?号称天下强军的七万多关宁军兵马,一入关就被李植打溃?
李植的兵马只有三万人,怎么会强悍到这种程度?
此时此刻,本以为稳操胜券的山东士人们只剩下满肚的惊疑。然后这种惊疑渐渐沉淀下去,变成了恐惧,害怕。
士绅们明白,要不了多久,李植就会率兵杀回山东。这些凑钱“倒李”的士绅们会被李植怎么对待?以李贼shā • rén魔王一般的名声和作风,结果已经不言自明。
士绅们越来越害怕,突然有人大声喊道:“抚台大人!此地不宜久留!李植如今恐怕已经知道我们集资倒李的事情,他的骑兵从滦州赶过来要不了几天!”
有人颤着嗓子喊了一声:“若是让李植抓到我们,这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举人周学目猛地站起来,在二堂中大声说道:“诸位,此时田产房屋都顾不上了,我们不如速速回家整理黄白细软,速速到南直隶躲一躲。从沂州入南直隶不过九百里,我们最快速度过去,比远在滦州的李植还要快一些。”
登莱巡抚史含章听着周学目的话,脸色惨白。士绅们可以躲到南直隶去,他堂堂巡抚躲哪里去?此时坐下来细细一想,史含章知道大胜归来的李植肯定不会放过自己。甚至天子都不会放过自己,就算自己躲到天涯海角,都会被抓出来。
他愈发后悔自己组织什么“倒李”行动了。本来好好的巡抚当着,怎么要搞出这么大的事情出来?
史含章正在那里懊悔,陈万信大声说道:“抚台,如今之际,只有走为上策了!抚台意下如何?”
史含章想着想着,已经面无血色。他一挥手,悲怆地说道:“走!速速走到南直隶去避风头!”
听到史含章的话,二堂中的士绅们都站了起来,便要快马回各州县的家中去取银子细软。
但众人还没有走到二堂,就看到一个史家家丁慌不择路地跑了进来。那个家丁在二堂门口的门槛上绊了一下,噗通一声摔倒在地上。然而他是个极为忠心的,顾不上疼痛,趴在地上就朝史含章喊道:“老爷,快跑,李贼的密卫来抓人了!”
仿佛是为了验证这个家丁的话,县衙正门突然传来“啪啪”几声枪响。显然是李植的密卫懒得再和家丁、衙役们口舌,动枪冲进来了。
史含章只觉得脊背一凉。他猛地从椅子上窜了起来,头也不回就往县衙后门走去。
众士绅们一个个面无人色,跟着史含章就往后门跑。
然而他们只走了十几步,就一个个接一个地退了回来。
“密卫大使”韩金信身穿御赐飞鱼服,头戴乌纱帽,腰挎绣春刀,脚踩黑面白底皂靴,带着三十几个密卫从后门进了县衙。密卫们手持短铳,将试图逃跑的士绅们全部逼回了县衙二堂。
史含章一步一步倒退,倒着走回了二堂。他进入二堂后转头往前面一看,果然正门方向也冲进来五十多个手持短铳的天津密卫,自己已经是插翅难逃。
韩金信走进二堂,摸了摸腰上的绣春刀刀鞘,哈哈一笑,说道:“当真是群贤聚集啊,想不到被本官一锅端了,可惜,实在可惜!”
史含章再也顾不上体面,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颤声说道:“韩大人放过我们这一百士绅,我们每人出一万银子求韩大人高抬贵手,放我们去南直隶。一百多人就是一百多万两银子,韩大人这辈子都花不完!”
韩金信仿佛听到天底下最可笑的笑话,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第六白一十二章正本清源
韩金信抓捕密谋“倒李”的山东士绅后,山东的控制权重新回到李植手中。??
此前因为李植把有关人员全部撤到六座府城中,所以在山东士绅作乱的时候,士绅们也没有找到有价值的对象反攻倒算。士绅们除了在栖霞县等几个县城烧了李植的税务所外,没做大的破坏。
那些税务所也是李植临时买来的空院子,烧了便烧了,不值什么钱。士绅们将其付之一炬,也只有泄愤的作用。
重新控制了山东后,李植的记者、法官、警察和税务员重新入驻山东,恢复了地方上的秩序。法庭开始细细审理士绅们在这段时间的造反行为,对参与“倒李”运动的士绅重罚。
山东的百姓们对李植十分拥护,踊跃举报作乱的士绅,山东的士绅们一时间人人自危。
九月十八日,李植把六十多万辽西难民带到了山东济南。
难民们沿着济南城墙搭起地窝子,让济南的城墙外面看上去十分混乱。
这六十多万人着实要花李植不少银子,每天光是吃喝就要消耗五千石粮食。如今已经是九月中旬,接下来入冬,难民们使用简陋的地窝子会冻死,必须让难民们分散到各府、州、县去租房子住,但这些辽西难民穷得叮当响,没几个有银子租房子。这笔银子似乎也要李植出。冬天来了,还要为这些难民做冬衣,做被褥。
每一项,在六十多万人口的基数下,都是巨额的开支。比如说这口粮,一年下来就要消耗李植四百万两银子。再加上其他的开支,恐怕李植攻打日本得来的一千万两银子要全部折进去。
李植骑在马上巡逻济南城外的难民营。国公仪仗所到之处,辽西的百姓呼啦啦跪了一片又一片,百姓们都知道这是救命恩人来了,磕头磕得极为虔诚。
但无论这些难民们多么懂事,都无法减轻李植对银子的心疼。李植有些后悔接受这些难民了。
然而这个烫手的山芋已经接下,想抛出去却没人接手,总不能让辽西的难民们饿死。
李植的身边,津国公幕府水利厅高级水利员靖一善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冲李植说道:“津国公,有了这些劳动力,今年山东的水利开要上一个大台阶。我们可以规划几个大工程!开几万顷田地不在话下。”
李植看着靖一善,笑了笑,没有说话。
这个靖一善的情商确实比较低,没看出来李植在心疼银子。李植让他做水利员规划设计,却不让他做水利项目负责人执掌权柄,这个靖一善也始终没明白其中的区别。
不过靖一善说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