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0(3/3)
吴甡和贺世寿逃过处罚,两人对视了一眼,眼中满是得意。
####
四月十六日,十五万援锦大军已经开到了宁远。宁远城外联营几十里,满是凯旋的边军大兵。
虎贲师营寨立在宁远城城东,连着曹变蛟和杨国柱的营寨。如今几个总兵都喜欢跟着李植扎营,曹变蛟和杨国柱是得到李植钦准后才抢到最靠近虎贲师的位置的。
虎贲师的中军大帐中,天子派来的太监正在给李植宣旨。
读完了圣旨,那个太监毕恭毕敬地双手将圣旨交到李植手上。他显然肩负着天子交待的任务,神情十分地紧张。
他抓着李植的官袍袖子,说道:“国公爷,此次天子不能重罚太仆寺积银一事的相关人员,实在是无奈。国公爷要体谅天子的苦心,切不可一时冲动,做出无可挽回的错事啊。”
李植淡淡问道:“天子如何无奈?”
那个宣旨太监紧紧抓着李植的袖子,说道:“国公爷,百官汹汹,天子独自一人如何能承担百官的对峙?天子终究只是一个人!”
李植抬头想了想,没有说话。
宣旨太监说道:“国公爷此番已经被封为津国公,提督天津一镇兵马戎政,位极人臣。锦州大战已是大胜,如今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国公爷当往前看,莫要再纠结天子催战一事。国公爷如今还是速速入京接受升赏为上。”
李植冷笑了一声,一甩袖子坐在了椅子上。
“十七万将士的性命,天下万万人的命运,险些因此全部颠覆。不杀这些败类,以后还有哪个愿意朝廷浴血厮杀?不是天子退缩了我李植就答应的。和太仆寺积银一事有关的吴甡等几十人,我一定要杀。”
那个太监一下子慌得满头细汗,慌张说道:“国公爷何必如此固执?国公爷让咱家如何和天子交待?”
李植不再和太监多说,一挥手把他送了出去。
走回大帐中,李植找来钟峰,说道:“你去把八名总兵全部叫到我们这里来,我有大事要和他们说。”
钟峰嬉皮笑脸地看着李植,说道:“师长要煽动八名总兵造反?”
李植冷冷看着钟峰,没有说话。
钟峰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吞了口口水正色说道:“师长是要把太仆寺积银的事情告诉八名总兵?”
李植冷冷说道:“吴甡以为吓住天子就万事大吉了?我倒要看看八名总兵知道吴甡差一点就把他们全部害死在锦州后,是什么反应?”
第四百八十三章总兵
钟峰一家一家去叫,八个总兵6续走进了李植的大帐。??
王朴是最后一个走进来的,他甩着大红披风走进了帐篷,喊道:“津国公把我们叫来商量什么大事,莫非要带兵入京?”
众人看了看一身华丽盔甲的王朴,看着他那雕琢得有些过分的鎏金盔甲,哈哈大笑。
八人入座,李植坐在八人最上。经过宁锦一线的几个月大战,李植已经成为十五万援锦大军的精神领袖。
没有李植,松锦大战早就输了数次了。没有李植,明军哪里是清军的对手?在朝廷的连番催战之下,恐怕其他八个总兵早已经马革裹尸!这份人情,这份实力,再加上李植的爵位,八个总兵此时完全以李植为。
李植看了看八个总兵,开门见山地说道:“诸位可知道,这次断我粮草,逼迫我等和清军决战,是朝官的阴谋!”
众总兵愣了愣,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文官逼迫明军和清军战?清军举国攻来,声势浩大。明军以十七万人对阵二十三万人,怎么看都是下风。只要相持几个月,布总动员令的鞑子眼看就要坚持不住,朝官为什么要断大军的粮草?如果锦州大战打输了,那可是举国皆墨的结局。
十七万将士在锦州浴血厮杀,那可真是把脑袋别在裤带上拼命。十七万将士唱着红巾军军歌舍身杀奴,为的是这个皇皇大明的江山社稷,为的是这万万苍生的身家性命。难道这一场血战本可以避免?
难道那无数惨死在鞑子刀下的兄弟们,竟是阴谋的牺牲品?
山海关总兵马科听到李植的话,眼睛刹那间血红,猛地站了起来。他在锦州大战中主攻鞑子的火铳兵,四次冲锋被打死三千多将士,一千家丁死了六百,军中光参将就死了两个。这一仗虽然赢了,但马科损失十分惨重。
如果这场血战是朝官的设计,马科如何面对那些高唱红巾军歌慷慨战死的士卒?如何面对追随他十几年的家丁?他第一个不答应。
杨国柱一下子脸涨得血红,沉声说道:“津国公,此战我军险些大败,全靠将士血战才支撑到津国公突破中军。光某身上就中了四箭,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