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9(2/2)
朱由检叹了口气,挥了挥手。鸿胪寺的官员见状,唱道:“说!”
“臣以为,士人是天下的元气。元气对于国家,便如精血对于人体。若因为李植的兵马强盛不敢责罚,则是天子自毁法度。武夫们一一效仿,国家的元气便要被全部摧毁。元气一失,便如人的精血一泄,天下虽大,再无动弹之力矣。讨伐李植力有不逮事小,可以从长计议,但如果坐视元气丧失,江山社稷危矣!”
听到辅的话,朝堂上的一百多文官们齐齐躬身出列,站在皇极殿中间朝天子朱由检鞠躬行礼,大声唱道:“我等附议!”
一个头花白的老御史突然摘下自己的乌纱帽,大声说道:“若是天子这样放过李贼,老朽就一头撞死在这皇极殿的大柱上,青史留名。”
众官看了看这个老御史,齐齐朝天子喊道:“圣上三思!”
那浩浩荡荡的气势,那黑压压的一大片乌纱帽,看得朱由检头皮麻。
站在御座旁边的王承恩感觉到文官们集体难带来的压力,顾盼失措,有些慌张地看着天子。
朱由检吸了一口气,沉吟不语。
这些文官,看似文弱,其实一个个都深有影响力。地方上的武将,哪个不是这些文官提拔起来的?一个个对文官们唯马是瞻。如果朝廷上的所有文官一起难,大明朝的所有武装力量可能会一起反对天子。
那时候天子把袁崇焕下狱,结果祖大寿等武官就毁山海关外逃,根本不听朱由检的。最后还是袁崇焕写信,祖大寿等人才重新听从命令。
由此可见,天子的命令,是通过文官传达给武官们的。文官们如果集体反对天子,天子就是一个孤家寡人。
不但如此,宫墙之内文官也同样有影响力。朱由检这些年清退阉党,对文官处处退让,导致内廷的太监宦官们人人自危,见了文官比见了天子更恭敬。至于这些文官交好多少内廷太监,能不能收买太监宦官弄死天子,就更说不清了。
大明朝有多少皇帝,是死得不明不白的?
朝堂上,文官们就这样鞠躬对着朱由检,没一个人直身站起来。朱由检脸上渐渐有些白。他终于顶不住文官们的压力,低声说道:“朕知道了。”
“传朕的旨意给李植,朝廷对他擅自攻打州县,擅自杀死朝廷命官十分震怒。夺去太傅官职罚俸一年只是第一步,具体的惩罚还在议论,让他在天津好自为之,等待朝廷的旨意下达。”
文官们听到这话,对视了一阵,点了点头。他们这才放过朱由检,齐齐平身回列。
朱由检吸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今日朕累了,退朝!”
御座旁的太监走上一步,大声唱道:“退朝!”
####
李植在天津,连接迎来两拨宣旨太监。
第一拨太监,说天子嗔怒于李植擅自攻打府城,杀死朝廷命官,夺去李植太子太傅的官位,罚俸一年。李植得了这个圣旨还挺高兴,暗道天子不敢重罚自己,轻飘飘就把这一页翻过去了。
但很快,第二天,李植又迎到了另一拨宣旨太监。这一次,圣旨却说之前的惩罚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责罚,让李植在天津好自为之,等待圣旨宣判。
李植不禁有些奇怪,搞不懂天子朱由检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难道天子要向自己开战?
李植召来了韩金信,问道:“韩金信,这天子来了两封前后矛盾的圣旨,让我搞不明白。你有眼线在京城,可知道其中的曲直?”
韩金信跪地说道:“伯爷,京城今天有消息传来。这一次,朝堂上的大小文官抱成一团,集体对阵天子。”
“天子本来是要轻罚伯爷的,但是文官集体难。朝会上上百文官围攻天子,天子临阵又改口了,说要斟酌如何重罚伯爷,所以才有了这前后矛盾的两封圣旨。”
李植坐在椅子上想了想,吸了一口气,说道:“我们这一次,做的是有些出格了。天子想要饶我们,文官们不让。”
韩金信拱手说道:“伯爷所言极是。”
李植挥手说道:“让李兴、李老四和钟峰从襄阳、苏州和济南撤了兵,把城池还给天子。这次抄查士绅和官员们得来的银子,押解到天津后立即给天子送去。”
郑开成担忧地问道:“伯爷,文官们集体施压天子,天子会不会顶不住压力,最后把伯爷的爵位给取消了?”
李植笑了笑,说道:“天子不敢。”
想了想,李植说道:“我们在天津做些声浪出来,吓一吓这些文官们。”8
第三百九十二章下三滥
六月二十日,李兴把襄阳城还给了襄阳府的同知。虽然襄阳知府已经被斩首,但是同知还在。李植大军撤出后,同知便接手城池,控制城内的秩序。
三千铁骑乘骑快马,行出襄阳城,往天津返回。薛三库扭头看了看后面越来越远的襄阳城,说道:“团长,襄阳城富庶,不失为一个好据点。我们这样撤了,是不是有些可惜?”
李兴淡淡说道:“大哥说了,现在时候未到。我们现在占据襄阳城,法理上说不通。”
“而且如今我们虎贲师分散在四个地方,有兵力分散的危险。万一天子孤注一掷调天下兵马来攻打,我们四地的虎贲师有被各个击破的风险。此等要紧关头,集兵天津一地,才是妥善的办法。”
薛三库还是有些不甘心,叹了一口气。
李兴笑道:“你莫要急,以后随着大哥事业越做越大,我们的地盘会越来越大,到时候会有大把的城池给你管理。就怕你到时候管不过来。”
薛三库这才不再叹息,哈哈大笑。
七月十一日,李兴的大军拖着一箱一箱的银子,回到了天津。
攻打济南府的钟峰和攻打苏州府的李老四,也已经全部回到范家庄,带回了大把的银子。两万虎贲师重新集结在军营中,严阵以待。
李植分作十批,把抄家得来的一百三十一万两银子全部送到了京城去。天子没有多说,收下了李植的银子。
但朝廷对到底怎么处理李植的问题,吵了一个月,始终没能达成结果。朝廷上闹得沸沸扬扬,消息很快就传了出来。整个京城的百姓们都知道了:朝中文官要求天子将李植的一系列行为定性为造反,要朝廷发兵攻打李植。但天子坚决不同意和李植开战,在文官的攻势面前一退再退,苦苦支撑。
李植每日从韩金信的线人那里了解朝廷的情况,暗自好笑。这些文官们口口声声要攻打李植的天津,却根本没有可以调遣的兵马,说什么先发檄文再视情况调兵。要知道李植的兵马就在京畿的天津,虎视眈眈。
如果朝廷给出结论要李植的命,李植岂会束手就擒?
####
七月十三日,左佥都御史郭朝堂来到天津,找到了总兵府中正等待朝廷决定的李植。
郭朝堂是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方脸大眼,中等身材。他这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