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6(2/3)
“周延儒不会放过你们这些李植走狗的...”
李老四冷哼了一声,理都不理张溥。
第二天,张溥三人被押到了菜市场门口的高台上,插上斩标,跪在台上。
苏州城里的百姓见张溥张天如被虎贲师抓住了,还插上了斩标,一个个惊讶莫名。口口相传之下,几万人拥到了城东菜市口看热闹,把菜市场里外围得水泄不通。
一些士绅子弟在人群中大声叫骂,若不是几百名荷枪实弹的荡寇团的士兵维持着秩序,恐怕这些士绅子弟要冲上去救人。
午时时候,李老四穿着大红的二品武官官袍,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菜市口。
李老四分开人群走上高台,朝台下的苏州百姓作了一揖,说道:“苏州的百姓们,今天,张溥三人就要问斩!”
李老四说完话,下面的苏州士绅们骂声一片,义愤填膺。百姓们识字的不多,平日里都听从士绅的,此时听到士绅叫骂声一片,不少百姓也怒视着台上的李老四,眼睛里充满了敌意。
张溥是江南衣冠之首,是苏州百姓的骄傲,百姓们哪里愿意看到张溥被斩首?
李老四说道:“苏州的百姓们,张天如是你们苏州的人士,你们维护他,情有可原!”
“你们苏州没有遭兵灾,不知道京畿和中原的惨状,你们抗税,情有可原!”
“可是你们知道不知道,若再像现在这样士绅逃税,把税赋压在小民身上,天下危矣!”
李老四正色说道:
“张献忠几千人谷城造反,一年之间就在湖广、四川发展出五万人!李自成五百骑入河南,四个月就有三万饥民从贼!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湖广、四川和河南的小农们,已经被田赋压垮了,所以只要有人登高一呼,便是应者云集。”
“我大明朝的田赋标准那么低。可为什么闯贼说‘迎闯王,不纳粮’,百姓们唯恐闯贼不至呢?如果田赋很低,百姓怎么会那么向往闯贼治下不纳粮的生活?就是因为士绅不纳税,税赋全压在小民身上,小民的田赋已经高得离谱!”
“各地的赋税,每年都是拖欠。朝廷把小民们压垮了也收不到赋税,没钱养兵。前年清兵入关,攻破五州二十七县,京畿一片废墟!”
“你们在江南,富庶温饱,可知中原百姓衣食无着,鬻儿卖女之苦?你们可知庶民被清军鞭打驱赶,被绑着行走几千里出关为奴的悲苦?你们可知道从贼是死,不从贼也是死的惨淡?”
“为什么我堂堂大明狼狈至此?”
第三百八十五章利益
“我皇皇大明,如此狼狈。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士绅不纳税!”
“如果士绅纳税,赋役平摊,小民就不再遭受入不敷出的田赋之压,不会有那么多人愤而从贼!如果士绅纳粮,天下缴税的田亩能增加一倍以上,朝廷就不会收不上田赋,就有钱养兵,鞑子就不敢入关劫掠、残破乡邑!”
听到李老四的话,下面看热闹的百姓们都有些动容。谁没有一颗赤子之心?谁愿意眼看着这大明天下垮掉?谁愿意被满清鞑子统治做包衣奴才?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如果大明完了,那温饱富足的江南也会完蛋。
李老四说的句句在理,百姓们不禁重新审视虎贲师的行为。大多数人眼里,那满满的敌意渐渐缓和下来。
就是一直在那里煽动百姓情绪的士绅,一时间也不敢再吵闹。几万人围着的高台,从里到外渐渐安静下来。
李老四一甩袖子,大声说道:“然而张溥三人,却号令天下士绅对付兴国伯,反抗税赋。宁愿把这个天下亡了,也决不让朝廷从士绅口袋里掏出一个铜板!”
“这样的人,该斩!”
“我李老四是个粗人。大家听我的名字,就知道我的出身。但今天,在苏州,我要做一件大事。我愿意承担天下的骂名,为兴国伯斩复社领袖张溥三人,以正视听!”
苏州的市民们,听到这里,一个个都表情复杂。虽然张溥是苏州的骄傲,可李老四说的有道理。大明朝风雨飘摇,如果士绅再不交税,大明朝眼看着要坚持不下去了。
一些士绅们见百姓已经不再仇视虎贲师,心里焦急。刑场木台的右边,一群二、三十人的士绅子弟突然大声喊道:“李贼蛊惑天下,杀我苏州衣冠!”
“江南百姓丰衣足食,大明何曾有颠覆之险?大家切莫被他们蛊惑!”
“如今流贼已灭,鞑子受创不敢入关,天下太平,交那么多田赋有什么用?交给天子挥霍么?天启皇帝修三大殿,花了天下百姓多少钱?还要更多的银子给他们挥霍么?士绅们不纳赋,士绅门下的百姓也同样受益!”
这些士绅子弟,开始用利益煽动围观的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