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工程师 > 分节阅读 139

分节阅读 139(1/2)

目录

,率领一支孤军要去青山口堵清军。其他的明军,没有一个和李植同去的。朱由检知道这是明军怯战。

然而朱由检这次却没有为李植的敢战而欣喜。虽然朱由检没上过战场,不通军事,但也知道,这一万李植兵马不是七万清军的对手。清兵若是围而攻之,李植怎么顶得住?

如今大明朝内忧外患,明军对阵清军不敢战,大明只剩下李植这绝无仅有的一支强军。第二次范家庄大捷擒斩东奴一万多首级,算是给耀武扬威的清军一计重击,让他们以后再想入关劫掠时候也要掂量掂量。然而这个李植却如此鲁莽,竟用一万人去战七万人?若是李植这一支兵马折了,以后明军又要恢复无军可战,任清军四出劫掠只能作壁上观的局面。

此次清军入关,攻陷五州二十七县,杀死百姓无数,劫掠人口二十多万,牲畜十余万,钱粮物资无算。这些都算了,大明军不敢战,没有办法。如果再把李植的兵马也折在青山口,那我大明真是损失惨重。

清军七万大军进了青山口已经半个多月,奴骑封锁了关口入口,朱由检对山谷里的大战一点消息也没有,这些天是越来越焦急。

这次朱由检调洪承畴秦军入卫京师,是冒着流贼死灰复燃风险的。如果秦军长期留在京畿,本来已经蛰伏的流贼肯定会重整旗鼓。大明朝哪里有两线作战的实力?流贼一灭鞑子就来,鞑子一来兵马就往京畿调,好不容易靠人数优势逼走鞑子,流贼又起来了,这样的死循环已经两次了,变成了朱由检的噩梦。

同时和流贼和东奴作战,大明朝这脆弱的身板有崩溃的风险。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在精神上支撑着朱由检的话,那就是李植的一万二千强军。这支强军实在有些不可思议,能在范家庄击败三万满清鞑子。

但如今李植却带着一万人莽撞地冲到了青山口去。如果李植败了,大明朝就再没有能战的兵马了。朱由检便只能依靠杨嗣昌,回到和满清求和的老路上去。

但是和满清求和,也是阻力重重。不但满清态度暧昧,而且大明朝中百官也是坚决反对,事情几乎无法摆上桌面。

不仅如此,前几天,黄崖口又被清军攻破了。鞑子收买奸细,里应外合攻破了这个长城关口。这是什么意思?鞑子还要往我大明的京畿增兵?还要再掠夺更多的州县?莫非是李植已经被多尔衮斩杀,清军再无所畏惧,不急着走了?

朱由检想着想着,越来越焦躁,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朱由检暗道这书房里空气混浊,竟让自己咳嗽起来了。他走到乾清宫门口门口,看着长长的甬道,深吸了一口气。

朱由检正在那里焦虑,却看到王承恩手上抓着一个奏章,从平台上一路冲了下来。

大概是一路跑过来太跑得太辛苦,王承恩已经有些喘不过气来,只低着头在甬道上一路猛跑。走到半路,他脚下一滑噗通一声摔在了地上。但他叫都没有叫一声,立即从地上一跳爬了起来。

他低着头,也没看到站在乾清宫门口的朱由检。朱由检往门旁边一让,王承恩竟顺势就跑进了乾清宫,抓着奏章往书房里跑去。

朱由检咳嗽了一声,喝道:“王承恩!”

王承恩一只脚已经冲到了书房里,这才听到天子的叫声,诧异地转身看了看天子。但看到天子他也没时间尴尬,而是立即举起手上的奏章,一边喘气一边大声说道:“圣上...圣上...大捷...又是一个大捷啊!”

朱由检愣了愣,问道:“哪里来的大捷?”

王承恩大口喘着气,说道:“李...李植的大捷!”

朱由检听到这句话,眼睛一亮,却又有几分不敢相信。

李植的大捷,难道李植打败多尔衮了?不可能啊?一万人能打败七万清军?其他的一万明军连三千清军都打不过。李植能击败浩浩荡荡的七万清军?

而且不是战胜,是大捷,要斩获多少首级才能称为大捷?

从王承恩手上接过奏章,朱由检有些紧张地打开了那封奏章,生怕是王承恩大惊小怪让自己空欢喜一场。

然而那奏章上面,洪承畴白纸黑字写的清楚:

经历一场大战,李植擒斩了一万一千鞑子首级。多尔衮大败后已经向西逃去!李植缴获的首级,洪承畴已经带人验明,全是真鞑子首级!

一万一千首级,真真的大捷!

朱由检看着那奏章,看了一遍又一遍,本来满是焦虑的脸上渐渐带上了一片笑容,脸上浮现出越来越多的神采!到最后,朱由检已经是红光满面。

李植又打赢了,把多尔衮打怕了,往西边逃去了。李植不是莽撞,是真的骁勇善战。鞑子十万大军在关内折了三万多人,以后还敢入关劫掠否?

李植打赢了,我大明的江山,似铁桶一般牢固,再不会有人能撼动!

朱由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抓着奏章走上了御座,志得意满地坐在御座上,又细细看了那奏章一遍。

王承恩看着天子的脸色,小心地问道:“圣上,这可是大喜事啊!”

朱由检把奏章往御案上轻轻放下,大声说道:“明日朕率百官献捷太庙。让列祖列宗知道,我大明的江山安然无恙!”

想了想,朱由检又大声说道:“进洪承畴太子太师。”

“李植实乃我大明之中流砥柱,不可不赏!进李植正一品左都督,封太子太保,特进荣禄大夫!”

第二百八十四章诰命夫人?

三月六日,李植在回天津的途中收到圣旨,得知自己已被升为左都督,封太子太保,特进荣禄大夫,大喜过望。

荣禄大夫是正一品武官的散阶,赐给有功的官员。

左都督则是武官的最高职位,正一品。大明以五军都督府为管理军队的最高机关,有统兵权。五军都督府就是中﹑左﹑右﹑前﹑后五个都督府,每个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为最高军事长官。明代以左为尊,所以左都督又在右都督之上。再往上再无武官职位。李植若是再立功,就是公、侯、伯、子、男,要封爵位了。

而太子太保则更加尊贵,封了太子太保,就位列“三公”了。

“三公”是中国历朝历代的最gāo • guān职,大明以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三公:其中太子太师是教授太子读书的,太子太傅是教授太子武艺的,太子太保则是保卫太子安全的。当然到了明末,三公的职位成为虚衔,并不需要真正去指导、保护太子,而是变成给重臣的荣勋。

李植有了太子太保的荣衔,意味着李植已经是朝中重臣。以后即便是遇上总督、巡抚,也再没有哪个人敢让李植行跪礼了。在议论军事布置的时候,如果身为太子太保的李植参战,一些地位较低的巡抚不但不能指挥李植,更应该询问李植的意见,才能做最后决策。

有了太子太保的荣衔,李植已经是大明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一连串的升赏让李植很欣喜,他塞了一百两银子给宣旨的太监,把那太监乐得眉开眼笑,“大都督好阔气”,“恭喜大都督高升”叫个不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