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3/3)
阿巴泰看了看两位主将,说道:“两位大将军,我也觉得不能和李植硬碰,以后看见他的兵马,我们就走!我们马匹多,他追不上我们!”
岳托十分不满阿巴泰的软弱,冷哼了一声,说道:“畏敌如虎!那以后就被李植追着跑么?我大清的威风去哪里了?”
阿巴泰说道:“要拿下这个李植,不知道要流多少血!我想即便是皇上在这里,他也不会去强攻李植!”
岳托反唇相讥:“阿巴泰,你是被李植打怕了。若是我遇上李植,一定不会被他击败!”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也笑道:“阿巴泰,你把我满洲八旗的威风都丢尽了!”
岳托摇头说道:“这个李植一日不除,他便要做大一日。晚不如早,别给他各个击破我们的机会。我看我们这次就别攻济南了,我们集兵西进,先把李植击灭了,再到各州县慢慢劫掠。”
八旗蒙古正白旗旗主伊拜说道:“扬武大将军,这样和李植死战,不知道要折损多少勇士才能拿下他。到时候死伤过万人,恐怕皇上也会震怒啊!”
八旗蒙古正红旗旗主恩格图也站起来说道:“扬武大将军,请三思,万不能拿战士们的性命做豪赌!”
岳托大声说道:“你们不要多说了,此子不除,我大清便无宁日,我誓为皇上除去此子!”
虽然蒙古贵族们也有话语权,但这次入塞的最终决策权还是在两位大将军身上。如今扬武大将军岳托一心要硬撼李植,蒙古贵族们十分不甘。他们面面相觑,最后看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奉命大将军多尔衮。
多尔衮摸了摸自己的小辫子,沉吟不语。
直到最后所有人都看向了他,多尔衮才说道:“我听细作说过,李植以私产养兵,其名下产业有肥皂、玻璃、镜子、布匹和精钢,这些产业全部集中在天津范家庄。”
“如果摧毁李植的这些产业,李植的兵马就根本没钱养,全部要解散!”
“李植如今远在高阳,我们派四万人去高阳拖住他,骚扰他缠住他。再派三万人去取范家庄,把他的根本毁掉!没有了产业,他就不足为虑了!”
听到多尔衮的话,一众满蒙贵族都愣住了,没有一个人说话。
好久,这些贵族们才反应过来,一个个大声说道:
“睿亲王妙计!”
“高!睿亲王果然是睿智!”
“奉命大将军英明!此计大妙!”8
第二百四十九章不祥之身
十二月二日,宣大总督陈新甲从他的军营出,快马冲进了北京城,直往城西的杨嗣昌宅邸骑去。=≠≠=
进了杨宅,他直接找到了正在二堂责骂奴仆的杨嗣昌。
这次清军入塞,杨嗣昌承担很大的压力,满朝文武都说是他这个主张议和的阁老筹措失度,才让清军进了京畿。而且清军进入京畿后如入无人之境,除了卢象升部外,其他大明兵马无人敢战。
杨嗣昌力主议和,但如今和议毫无头绪,清军肆虐京郊。而高举主战大旗的卢象升却节节胜利。
卢象升的胜利让朝中主战的大臣十分振奋。杨嗣昌主和避战的态度,受到百官的攻击。
前不久,编修杨廷麟就上疏言:“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恨。国有若人,非封疆福。”他不惧杨嗣昌受天子眷宠,矛头直指杨嗣昌,说因为杨嗣昌的主和态度,才导致疆臣不敢战,不能战。如果不革除杨嗣昌,武将们都不敢战。
杨嗣昌大怒之下上奏天子,将杨廷麟改为兵部主事,送入卢象升大营中做赞画行营,让他尝尝疆场征战之苦。
杨廷麟本是翰林院编修,是清贵的职位。不仅如此,杨廷麟还充讲官兼直经筵,更是前途无量。比起来,卢象升军中的赞画行营的前途就差得远了。杨廷麟因为对杨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