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1/2)
让百姓们在城墙下面挖土窝子临时先住着。官军组织百姓在城外挖水井,建公共厕所,还从百姓中选了一些年富力强的,让这些人给其他百姓熬粥。浓粥早晚各一次,每人一大碗。那粥熬的浓极了,上面就算是插上一根筷子都不会倒下来。
虽然不能吃得十成饱,但在范家庄不做什么体力活,也不会饿得生病了。
有时候,范家庄主官操守大人的夫人还会出来亲自为百姓发粥。毛信看了,那是天仙一样的人物。也只有范家庄操守大人这样的英雄,才配得上这天仙一样的夫人。
毛信四处打听,终于知道这范家庄的操守大人叫李植。
这一天,操守李植大人终于来看城北的难民们了。
操守大人很年轻,穿着大红的官袍带着十几个随从,浩浩荡荡地走到了难民的土窝子里。土窝子里的难民们知道这是救命恩人来了,一个个全跑出了土窝子,站在外面张望。操守大人一户一户地检查难民们的土窝子,看难民们有没有遭风雨,有没有营养不良。
看到救命恩人这么和蔼,不少人当场就哭了。
几个在难民中有名望的老人从人群里走了出来,走到操守大人跟前,颤颤悠悠地就跪了下去。
“感谢明公雷霆手段歼灭了鞑子,慈悲心肠救下我等百姓,大人恩德,草民们永世不忘!”
看到老人们跪了下去,整个难民群都感同身受,一起跪了下去。几万人匍匐在土窝子前面,对着救命的操守大人磕头,黑压压的一大片只看得到头颅。那场面看得毛信都肃然起敬。要有多大本事的清官,才能这么受百姓爱戴?
操守大人扶起了当先的几个老人,笑着说道:“救助百姓是我大明武官的本分,不必行此大礼!”
操守大人环顾百姓,大声说道:“大家快起来吧,快起来吧!”
老人端着一碗井水走到操守大人跟前,说道:“百姓们身无长物,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报答操守大人。这是被救下的百姓在城北挖出的井水,给操守大人润润喉咙。”
操守大人二话不说就把那井水喝了。
老人们见操守喝了井水,又要跪,**守拦住拉了起来。
操守大人别过那几个老人,又走到一间一间的土窝子前面视察。操守大人走到毛信前面时候,毛信终于忍不住,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李植上来扶起毛信,笑道:“年轻人,你这是做什么?”
毛信却趴在地上不肯起来,大声说道:“大人,我父母和妹妹都被鞑子害死了!大人让我加你的官军吧,我不要军饷,只要能打鞑子,只要能救下几个受苦受难的百姓,我这辈子就心甘情愿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筑京观
八月二十,清兵退出关外,京师解严。
为期两个月的清军入关劫掠,算是告一段落。
卢象升勤王的大军弃了流贼,刚走到真0定,京师就传来东奴已越关而出的消息,让卢象升回原地继续剿贼。然而此时为时已晚,中原的流贼送走了“卢阎王”卢象升,又四出劫掠携裹百姓,活了过来。
此次清军入关荼毒京畿一千里。自昌0平以下,清军攻克州县大城十二座,除范家庄之战外五十三战皆捷,清军俘获人畜十五万归关外。大明各镇勤王兵马尾随清军之后不敢交战,阿济格出关时让人砍木书写“各官免送”四字,“艳服乘骑,奏乐凯归”,以羞辱明军。
兵部尚书张凤翼、宣大总督梁廷栋自知有守关守土之责不能免死,在军中每日服食大黄,至此时已经是奄奄一息。
大明朝京畿一片狼藉,到处是被鞑子劫掠烧杀后的残垣碎壁,损失惨重。
当然,在这一片晦暗中,还有范家庄大捷的明亮处。
一战擒斩首级七千六百,天下震撼。
范家庄大捷传到各地后,四方一片称颂之声。尤其是东林党人贺世寿,本来他政治上就过硬属于清流,此时又立大功,更被天下士绅称颂为料敌知兵的能臣,能征善战的帅才。天子亦十分看好贺世寿,召贺世寿赴京平台答对,赐御膳。
不过贺世寿的平台答对却让天子十分失望,那谈论兵事的水平实在不像是个巡抚。
八月二十二日,扬古利的尸体和七千六百多鞑子首级被送到京城。天子下令在皇城前筑东奴首级为京观。并竖大木吊起扬古利的尸体,供京城百姓观看。
京城的百姓们得知此次范家庄大胜,都是十分兴奋。自萨尔浒以来,明军在关外连战连败,只靠一条关宁防线死撑着帝国的颜面。后金,或者说清军数次破关而入,四出劫掠如入无人之境,杀死大明百姓无数。什么时候大明的官军有过这样一场扬眉吐气的大胜?
这一仗,打得荡气回肠,打出了大明的国威!
此时听说七千多鞑子首级被堆积在皇城前面筑为京观,还有鞑子超品公的尸体,百姓们争先观看。一时间,京城万人空巷。皇城前面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百姓们抓着石子挤进皇城前面,对着那些鞑子的首级扔石头。
“天杀的鞑子,看我用石头砸死你们!”
“哈哈!敢劫掠我大明百姓,这下全丢了性命!”
“这下鞑子损失惨重,还敢随意进我大明劫掠否?”
“快看那鞑子超品公的尸身,好魁梧的身子!”
“我大明竟有如此强悍的官军,能杀得这么多鞑子首级!”
天子朱由检站在承天门上,远眺着远处的京观和百姓,默然不语。
昨日快马传来消息,兵部尚书张凤翼和宣大总督梁廷栋怕天子追究责任,已经服食大黄一个月,两人都已经是奄奄一息积重难返。
崇祯对这两个人有些无语。这两个人都算是知兵的人才,不想竟这样畏罪自杀了。
本来天0津的大捷传来后,崇祯看在功过相抵的份上不会杀此二人,甚至不会夺去两人的职务,只准备降两人官位一级以示惩戒。可没想到这两人根本不相信大明官兵能取得大捷,早早就把大黄吃了。如今虽有捷报,两人的性命却已是无力回天了。
不过两个文臣虽然已经半死不活,还是向天子写了贺喜大捷的奏章。
问题是,两人死后,这空下来的兵部尚书和宣大总督职务由谁来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