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2/2)
贺世寿点了点头,抚须说道:“既然你有信心,我便许你守卫范家庄。倘若你能守住,我一定为你叙功!”他转头扫视其他操守,又说道:“其余操守便按计画,将自己屯堡的兵马人丁、钱粮猪羊全部转移到附近的州县大城中,此事从快从速!”
一众操守官们赶紧抱拳答道:“末将得令!”
离开巡抚衙门,李植回到了范家庄。
此时的范家庄已经是一级战备,士兵们晚上都和衣而睡,一听到警报立刻冲上城头,满满的大战气氛。李植担心鞑子偷袭,又让选锋营选出十几个班的老兵派到北面、东面和西面的险要处,以班为单位做哨兵。这些哨兵配备望远镜,每人配备两匹战马,在险要处警戒,遇到大股的建奴立刻骑马赶回范家庄报告军情。
前线的消息陆续传来:
七月二十二日,叛兵薄京城西直门,清军屯清0河。天子朱由检终于还是迫于形势,不得不让各地总兵勤王。兵部传檄征山0东总兵刘泽清五千人,山0西总兵王忠、猛如虎四千人,大0同总兵王朴、保0定总兵董用文各五千人,山0永总兵祖大寿万五千人,关、宁、蓟、密各总兵祖大乐、李重镇、马如龙共万七千人入援。
七月二十四日,一个流贼的消息传来:高迎祥被孙传庭于周0至黑水峪俘虏,正押往京城。
听到这个消息,李植不禁有些喟然。
自从汝0州之战后,流贼势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加上各地援剿兵马的源源不绝,流贼力不能敌,在平原地带无路可逃,已经全部逃窜到山中。这些流贼在山中缺乏粮饷士气涣散,被官兵剿灭本来只是时间问题。
闯王高迎祥的被俘,就是流贼此时困境的写照。
然而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东奴又恰到好处地攻入京畿,逼崇祯召天下兵马勤王。各地援剿的兵马纷纷抽调回援京师,围歼流贼的大业功亏一篑。要不了几个月,流贼便又要杀出兵力薄弱的官兵包围圈,荼毒千里。
皇太极配合流贼削弱大明的用心,昭然若揭。
七月二十三,清兵攻陷良0乡。
七月二十五,兵部尚书张凤翼自请总督各镇援兵出师,许之;赐尚方剑,给万金,赏功牌五百。以监视关宁太监高起潜为总监,南援霸0州;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为提督,同山0海总兵张时杰属起潜,给三万金、赏功牌千,购赏格;兵科给事中张第元监军,巡抚辽东方一藻守山海关。
七月月二十六,清兵攻陷顺0义!知县上官荩与游击治国器,都指挥苏时雨等拒城守。城陷,上官荩与治国器、苏时雨等皆死之。
七月二十八,清兵攻陷宝0坻县!知县赵国鼎、主簿樊枢、典史张六师、训导赵士秀皆死。
听到宝0坻县被攻陷的消息,天0津附近的气氛更加紧张——宝0坻县是天0津巡抚贺世寿的管辖范围。宝0坻被攻陷,意味着清军已经进入天0津境内了。
七月二十八日,李植坐在家中,抱着有些惊慌的崔合。
这些天城里的百姓已经被组织起来了,到处都在搞城防建设,建造鹿角拒马,搜集滚石檑木之类的器具。城里兵马跑动穿梭,大兵们一个个都是荷枪实弹地来回穿梭,一副大战将到的情景,把胆小的崔合吓坏了。
“娘子若是害怕,我把你送回天0津,在天0津李家院子躲避几天?”
崔合紧紧抓着李植的手腕,使劲摇了摇头。
李植问道:“娘子怕不怕?”
崔合用力点了点头。
李植问道:“那为何不去天0津?”
崔合幽幽地说道:“你不在我身边我害怕!要是城破了,你死了,我一个人在天0津怎么活啊?还不如和你一起守在这里,相依相伴。”
李植感受到崔合话里的浓浓情义,取笑道:“成亲前你也没有我,不也过了十几年!”
崔合气愤地说道:“那不一样啊,如今我们已经成亲了,便是像鸳鸯一样谁也离不开谁了!”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是呀,我们谁也离不开谁!”
崔合背对着李植,又说道:“而且,如今我有了!”
李植愣了愣,问道:“有了什么?”
崔合大声说道:“有了孩子啊!”她笑着看了李植一眼,说道:“我昨天找郎中看了,说我这是喜脉,我怀上孩子了!”
李植听到这话喜上眉梢,笑道:“没有搞错吧?这么快就怀上了?”
崔合睁大眼睛,板着手指说道:“不快呀,都成亲一年多了!”
李植笑了笑,用力把崔合抱入怀里,说道:“那我们孩子叫什么?”
被李植抱着,崔合似乎安心了许多,大声说道:“那要等你这个爹爹来取名啊!我又不会取名字!”崔合紧紧抓着李植的手腕,说道:“夫君你要守住范家庄呀,要是守不住,我们的孩子就没了!”
李植豪气说道:“一百个范家庄我都守得住,建奴敢来,让他们有来无回!”
第一百一十五章斥候遭遇战
七月三十,清军陷定兴,教谕泺州熊嘉志殉节死。
八月初三,清军陷安肃,知县临清郑延任与妻同殉。教谕灵寿耿三麟亦死之。
八月初五,清军进入了范家庄地界。
选锋团第二营第一连第一班和第三班的士兵全部是老兵,都参加过崇祯八年的汝0州之战,都杀过流贼见过血。李植给这两个班配备了望远镜和战马,让他们布置在范家庄北面三十里,时刻警戒是否有鞑子入境。
八月初五这一天,第一班和第三班在范家庄北面巡逻,遇上了清军。
他们遇到的不止是清军,还有一群被清军抓到的百姓。他们还没看清楚那股清军,就被震天的哭嚎声惊到。士兵们骑马立到高处,看到了令人震怒的情景。
二十多个清军挥舞着砍刀和皮鞭,在平原上驱逐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大明百姓,把百姓往西边赶去。那些百姓有三、四百人,也不知道是哪个州县的居民。可能是他们居住的州县被鞑子攻破了,往外逃的过程中遇到了鞑子,所以落入了这一股鞑子之手。
鞑子攻城往往不克不休,一旦遇到激烈抵抗便要屠城。被攻破城池的百姓只有逃难,才能捡的一条性命。
可惜这一群百姓逃难途中还是遇到了鞑子。
那些百姓中男女都有,一些妇孺还抱着孩子,一边哭号一边奔跑着。跑不动的老人时不时摔倒,有些在地上挣扎几下还能站起来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