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稍微得喘息(3/4)
见此情景,王旁问起童筱之事。童中皱着眉头问童筱,是否真的跟着父亲在寺庙。童筱点点头。童中看看王旁和包拯说到:“阿弥陀佛,既然公子想留着他,就托付公子。凡事皆是缘分,这孩子尘缘未了。”
他蹲下身子对童筱说道:“你虽年纪还小,但是要记住,自己做的事要负责,凡是有因果,一切有缘,因果循环,果报自受。”
童筱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包拯大人见此便让童中先带童筱回去,若决定如此了,改日送到梅耶府就是了。童中领命退下,王旁见此事也算圆满,又稍稍舒了一口气。
包拯见何里钵也不是外人,而且何里钵也是王旁左膀右臂,便也不回避何里钵问道,内臣偷换九龙杯之事王旁有何主意。
王旁说道:“回义父,主意倒是有一个,不过要仁宗皇上点头。”
包拯对王旁的主意及其感兴趣,呵呵笑着说道“旁儿不妨说了听听。”
王旁从怀中取出这两日由月下写好的折子,这事王旁还真是幸福了,要说宋朝人人识文断字一点不假,就说月下诗词歌赋也是没的说,更别说王旁将想法说出来让月下代笔。这夫人兼秘书的事还是不错的。
就连那小小的童筱,都有京城大儒办的免费学堂可去学识字。倒是王旁全仗着有那黑水晶通古,否则到了宋朝岂不成了文盲。
包拯打开折子,大概是年过五十眼睛有点花,再加上月下的字体娟秀了些,举着折子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看完包大人问道:“此事旁儿可有把握?”
王旁说道:“我仔细核对了包括中的银票交子,与那空休物品中,除非他们给那内臣的是银子,怕是不好有着落。不过这事即使暂时查不到,也对国之财政有帮助。”
包拯有看了那折子,折子中更改交子铺存管方式,这目前官交铺之事存了银两兑换交子银票都需要有些手续匪。王旁提议存入银两不但免费还支付给存款人利息。设定取的期限,而针对用款项之人只有抵押便可以借出银子。当然这之间可定是有息差的。
王旁的希望是仁宗用此为诱饵,将手中持有赃款之人把赃款存入,这样还可根据交子凭证上的记号,找到可疑人。
若是王旁的提议仁宗可以采纳,并且好事又落在王旁头上,那王旁很快就会成为宋朝最富有的人
包大人将折子放下:“此事从长计议,那内臣之事也有眉目,果然和那任守忠有关,倭奴僧交代倭奴商人与他提过,为父先派人去查点交子铺兑换记录。能够多些证据自是更好。总算这件事可以告一段落,旁儿立功不小。”
包大人说的没错,这官交铺刚刚顺手时间不长,若是改变制度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况且那个贪婪的内臣已经锁定了目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