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大泼猴 > 分节阅读 594

分节阅读 594(2/2)

目录

在女儿国的时候女娲便已经见过玄奘了,不过那时候玄奘在明处,她在暗处。而且,她的注意力全部都被那只拥有通天本领的猴子给吸引了去,压根就没多关注这跟在猴子身边的凡人。

除了一匹龙马之外,其余都是太乙金仙以上修为的队伍里,居然跟着一个凡人……现在细细想来,倒是自己疏忽了,竟将他跟其他人同等看待。

可是……一个凡人,还是一个和尚,能解自己的心结?

玄奘怔怔地与女娲对视着,不明所以。

得知了消息,草小花已经从洞府之中匆匆奔了出来,却只是站在阳光照耀不到的角落呆呆地望着女娲。

好一会,女娲缓缓地笑了出来:“你不会是想让我放下一切,皈依佛门吧?要说起来,我还是佛门师祖奶奶呢。”

“当然不会。”须菩提也笑了出来,微微挺直了腰杆,轻声叹道:“这是释迦摩尼座下二弟子,金蝉子转世而成。”

“那又如何?”

“你可还记得数千年前,你与我说起的渡人渡己之说?”

“不过一个猜想罢了。”

“对,那只是一个猜想。你希望释迦摩尼做到的,是渡人。可释迦摩尼却选择了已经水到渠成的渡己。而渡人,还依旧是云里雾里,就连是否可行,都有待考证。时间久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修行,甚至都没人想起了……不过,数千年之后,当你已经身陷女儿国之时,他的座下,却出了一个名唤金蝉子的弟子。他与我说起了自己的疑惑,那般言论,与当日你所说的……一般无二。”

闻言,女娲顿时微微一惊。

捋着长须,须菩提轻笑道:“不同的是,他已经将猜想付诸实践了。”

ps:自觉告诉我,明天有惊喜!嗯哒,就是这样滴。求订阅求订阅~

...

第六百三十四章:普渡之惑

石门外,猴子与须菩提俩师徒一个握着金箍棒,一个拿着拂尘,有意无意地对视着,一言不发。那气氛无比诡异。其余的众人都小心翼翼地看着。

石门内,一片寂静。

女娲的眉头蹙得越发深了,许久,她轻声叹道:“关于水……以前,本宫倒是听过另一个人,也将自己的道比作水的。只可惜,最终也不过……不了了之罢了。”

“老君?”

女娲微微点了点头。似乎想起了些往事,那神情之中,透着说不出的无奈。

玄奘淡淡叹道:“娘娘所言,想必是上善若水吧。”

“看来,道家典籍你也有所涉猎啊。”

“贫僧也是急于求成之人啊。众生疾苦,若是可以,贫僧一刻都不想等。普渡之道惠及众生,也不应拘泥于教派。”玄奘无奈轻笑道:“当日,金山寺的藏经阁中也有些道家藏书,贫僧求法无门,便一并看了。本是期望着佛门无解,可否从道法之中寻些痕迹……”

“那你寻到了?”

玄奘缓缓摇了摇头:“佛门避世,道家,又何尝不是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其实娘娘说错了,上善若水,老君是真的做到的。若非做到,他又如何修得出无为?只是,此水非彼水。”

“区别?”

“老君所言。上善若水之水,乃是润泽万物之水,水往低处流。愿者自上钩,拒者莫强求。说到底,便是无为,汇之一个润字。”

女娲静静地听着。

玄奘微微顿了顿,接着说道:“贫僧所言之水,却不在一个润字,而在于融。愿者自上钩不假。但那不愿者,莫非真就任其沉沦苦海。视而不见?”

“所以?”

“所以,贫僧以为,普渡之道,不是安坐佛位。待众生前来祈法,不是水往低处流,愿者上钩。而是……”

话到此处,玄奘便没再往下说了,只是微微抿着唇。

他静静地注视女娲。

缓缓地,女娲睁大了眼睛,有些错愕地注视着玄奘,深深吸了口气。

幽暗的洞府之中,几盏烛火微微摇曳着。昏红的火光照在两人的脸上,有一种清清淡淡的感觉。

片刻,之后。女娲稍稍收了收神,眯起双目叹道:“此法甚妙。此法得证,实乃三界一大幸事。”

玄奘将目光收了回来,静静地站着,那脸上的神情如同微风拂过的湖面一般,微起涟漪。却格外地祥和宁静。

许久,女娲睁开双目。轻叹道:“经你这么一说,本宫忽然觉得,这佛法与道法,竟是如出一辙。皆是在跨出最后一步前停了下来……也难怪了。当日,便是老君点化的释迦摩尼,只是没想到,他竟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怪本宫当日太轻信于人了。”

稍稍沉默了片刻,女娲又轻声问道:“如何证这渡人之法,你现在可有头绪?”

“有。←百度搜索→【x书?阅ぁ屋只是头绪太多了,贫僧也是茫然。”

“都有哪些头绪,可否告知一二?兴许,本宫活了几万年,也能给你一些建议。”

玄奘礼貌性地回以微笑,道:“恐怕,难。”

女娲微微抬手,示意玄奘接着往下说。

又是朝着女娲行了一礼,玄奘轻声道:“贫僧西行,说是西行取经,实则西行辩法,所图者,无非是以行证道,走出一条前人未曾走通之路。”

说到这儿,玄奘又是无奈笑了笑,道:“不瞒娘娘说,究竟能否最终证道,其实连贫僧自己也不知道。正如娘娘所说,佛道二教,皆是在最后一步前停了下来……往前一步是深渊。其实,这般结果,皆因两派修行之法使然。逆势出手,则必然沾染因果,徒增心结,无益于修行。若是道家也就罢了,顶多是修为难以寸进。若是佛门,破佛心,遁入轮回也不足为奇。但,即便往前一步是深渊,也总要有人试着去走,不是吗?”

女娲静静地注视着玄奘,那眼睛缓缓眯成了一条缝。

“一路上贫僧处处小心,处处参悟。既然众生皆苦,为何不洞悉其苦,助其脱离苦海呢?”震了震衣袖,玄奘在洞府之中来回踱着步,开始将这一路上的思考娓娓道来:“在观音禅院,贫僧见到了金池长老。他因为贪而迷惑了本心,错漏了佛法真义,贫僧循循善诱,终得善果。”

“在高老庄,贫僧遇到了天蓬元帅,困于情,千年不得解脱。俗话说,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却在那里说了一次谎。虽未得善果,但到底是寻出了一条脱离苦海的路,也算是一个交代。”

“此乃顺境,粗略看去,上至天庭元帅,下至凡人,众生之苦皆有解。可细想之下,却又心惊。三界众生何其多,若每每需要如此搭救方可脱离苦海……贫僧终究不过一凡人耳,总有寿终正寝的一天。届时,又有谁来继续普渡大业呢?”

话到此处,玄奘微微仰头,那目光之中透着丝丝无奈,思绪在回忆的画面之中游走着。

“从那时起,贫僧开始重新规划西行的方式。凡人寿元有限,这证道之路,贫僧所余不过数十年罢了。况且,说到底,贫僧这一路都有大圣爷守护,方得逢凶化吉。若那后来人没有,又该如何?所以,对于贫僧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渡了谁,又渡不了谁,而是要为后来者寻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贫僧以化缘的名义,为百姓写信,为百姓治病,都是为了寻出这条路。为比丘。下就凡人乞食以资身,同时却又入世,自力更生。虽说也是不易。但后来者若能按着贫僧的方式,总不至于寸步难行。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