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2/2)
总的来说,虽然十殿阎罗是按着生死簿上的记载办事,但这生死簿对未来的记载并非全部正确。只因会按着天数变换而自然修复,对过去的记载绝对精准无比。
至于所谓的判官手中那一本,不过是自己的随身笔记罢了。
若真论起来,真正执掌幽冥的并非凡间传闻的那样是十殿阎罗,而是眼前这一件宝物。六道轮回皆在其上演化,阎罗,不过是代为执行罢了。
可这生死簿何其多,莫非太上老君真打算一卷卷过目?这让十殿阎罗想不通。
便是他们,也从未做过如此浩大的工程。
此时,那太上凌空飞着,目光不断在掠过眼前的一页页纸片上来回,心中疑惑重重。
“究竟是谁?是谁将土地灭口,又是谁早一步引走了金丝雀的灵魂?”
那孤坟显然才刚刚有人重新修缮过,可会是谁呢?
是那只石猴?如果是,那此刻斜月三星洞已在自己的监控之下,那石猴如何都回不得才是。若不是呢?那便是须菩提故意遣了什么人过来修缮孤坟,又灭口了土地做出石猴不在斜月三星洞内的假象。
不过太上真正的疑惑还不在这里。
究竟是谁在背后操控着,想要破碎天道?
先前,他已认定了须菩提,但如今看来这一点却还需斟酌。
金丝雀因石猴阳寿未尽而死,那魂魄并非怨灵,若七七四十九日内没有到阴间来报到,便会自然消逝去化作游灵,届时,便是取得了魂魄也无多大用处。
可以确定的是,那游灵必是在自己找到猎人的游灵之前便已经被带走,若不是,两者相距不远,自己如何会没发现?也正是因此,当日自己找到猎人的游灵之后才没有细细查问土地。没想到……竟就此与破解谜底的机会失之交臂。
假如那金丝雀的魂魄真是须菩提引走的,那石猴用了十年才走到灵台方寸山,难道须菩提早在石猴抵达灵台方寸山之前便已知道天道有异?
若真是如此,他为何不早早将沿途的土地全部杀光,如此一来,痕迹不是掩盖得更加彻底吗?退一步来说,若又是须菩提放的迷烟,在遇着石猴之后才沿途搜寻回去找到已经转换为游灵的金丝雀,特意将她引走以迷惑自己。
为什么天道石上的裂痕又扩大了,这不正是说明了那魂魄并未转化为游灵吗?
重重的线索交织,犹如一团乱麻一般,而推出的结论竟是截然相反,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在上万年的光阴里将整个天地的演化紧紧握在手中的太上老君,此刻竟也不由得头疼了起来。
“难道……这背后还有第二个人?局中局?”
如今所能做的,便是将生死簿彻底清查。只要那金丝雀并未转化为游灵,那么在这生死簿中就必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只要找到金丝雀,那么所有的谜题就迎刃而解!
第六十四章(求推荐票啊!)
入了夜,吃过饭,猴子呆呆地坐在洞口遥望远处火光照耀天际的三艘战舰。
那战舰下,连绵的军营已经搭建起来,旗帜招展,里外数层的防御网也早已经拉开。
火光照耀着那一个个挺立的身姿。
营地外熙熙攘攘,无数修士汇聚,他们都亟不可待地想要上天当天将。
时不时传来野兽的哀鸣声让猴子一阵心悸。
那该是天庭捕获的妖怪被拿来作为筛选新将的道具吧。它们会不断与不同的修士战斗,直到战死。天庭一直都是以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来鉴别行者道修者的实力,从而给予他们合适的位置。
猴子甚至能想象得到那一双双眼睛从牢笼里往外看,是何等的无助。
至于这些妖怪是否真犯了不可饶恕的罪,没人会在意。
而,无论是悟者道还是行者道,只要被天庭选中,入了天军的军籍,便能分到凡间的香火供养。要知道居住在天宫之中灵气更为充沛,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本身又是将寿命延长了三百六十五倍。
而若立下军功,更是可能飞上枝头变凤凰,受赐蟠桃琼浆延延寿命,如此一来,拥有仙神两籍也不过近在咫尺的事情。
至于风险,这过往的千年,除了杨戬还未听过谁能大败天庭的。便是真不幸身陨了,只要天庭还屹立不倒,亦可通过阴曹轮回赐予来世一番造化……
如此机遇谁能舍得?自然无不趋之若鹜。
当然,要被选上也并非十分容易的事。虽说昆仑山是天庭的军营,是天庭部队的来源,而昆仑山不过五百万道徒,看似五选一,其实不是。
一个天兵的役期,即使未立功未延长,也都可以达到成千上万年。所以天庭一般只在有折损的情况下才会大幅筛选兵员。
而那天庭的百万雄师,乃是经过上万年无数次的筛选得来。
此次杨戬大败天庭,到头来竟成就了这一件修仙界的大事。看着眼前一副喜庆的景象,猴子顿时觉得无比讽刺。
至于那虚无缥缈的天将,虽说天庭早有规章,只要达到三阶的炼神境便可参与天将的筛选,但那不过是最低标准。
事实是天军更热衷于提拔已服役多年并且有军功在身的天兵,每每出现空缺都会自然填补上,留到凡间的名额少之又少。
想来,这便是那王路琦趋之若鹜的原因了吧。
不过,那都是人的事。再好的机遇,猴子是妖,与他无干。
仰望星空,猴子深深叹息,目光中隐隐有些疲倦。
先前踏入斜月三星洞,只知道众道徒对他区别对待,却未曾细想。
现在想来,为何他们每每拿着凌云子与妖精为伍说事……原来,在斜月三星洞之外,到底是人妖不两立的局势。
凌云子先后两次只称自己为故友,却未提自己乃是须菩提的弟子,想来,怕是为了斜月三星洞的颜面。
便是那些个道徒面对玉鼎,也敢无遮无拦地称猴子为“妖猴”……想来,这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了吧。
想到这里,猴子不由得苦涩地笑了起来。
看来,对于自己那个现在还无法触及的未来,恐怕也要重新估量了。
原本猴子想的是自己不惹事,便不会有人来惹。
可是否真是这样?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