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湖南民变(3/3)
就是当年熙宁变法,虽然也弄得天怨人怒,两党相争,但也没有发生过百姓bào • dòng,抗拒新法的事情。因此在建康朝野上下又一次轩起了反对新法的,无数的官员、学子纷纷上书朝廷,要求废除所有新法,并罢黜所有参与新法的官员。
连钟山书院里的学生们也都对新法实施议论纷纷,当然是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展开了多次争辩,一时之涧甚致盖过了学术之争。幸好吕祖谦、朱熹、陆九龄、陆九渊等几人都老于事故,在这个时候都还沉得住气,并没有参与其中,同时也严厉约来自己的弟子,千万不要做得太出格。因为这几个人心里都明白,虽然朝廷申明,不会干涉书院内部的教学事务,但并不等于在书院里就能无所顾忌。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时候说,心里都要明白。
而在朝中就管不了那么许多了,梁克家和洪适抓住这个时机,不遗余力的拼命攻击新法,洪适甚至向朝廷上了一份奏拆,洋洋万言,(sè • sè列举了新法的十八条罪名,将新法全部贬为是横征暴敛,误囯害民之策,强烈要求朝廷废除所有新法。而赵汝愚则与之针锋相对,逐条反驳,寸步不让,认为目前出现的问题只能说明新法本身还有漏洞,或者是地方官员执行不利,还有朝中的大臣监督不利,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逐步完善的,逐步解决的事情,而不能完部怪罪于新法。
而在两淮视巡了一圈之后,韩彦直和刘珙在亲眼前到了新法的初步效果之后,也逐渐接受了新法。因此回到朝中之后,也帮着赵汝愚说话。认为这时不宜鲁莽停止新法,而是应该査明原因之后,再作决定。双方都一帮人帮着摇旗呐喊,都各自寻经具典,各抒己见,争执不下。而保持中立的陈俊卿这时也不知该如何才好,只能一筹莫展。
而奇怪的是一向最坚定支持新法的皇帝赵忱这时却一反常态,任由双方争吵不休,并不作任何意见。朝中连续争吵了几天之后,双方也都自觉无趣了,这才想起来,如果皇帝不表态,自己这些人吵得再凶也没有用。因此双方都一致转向,请皇帝来拿个主意。
见众臣都不再争吵了,赵忱这才下旨,任命杨炎为荆湖南路安抚使,统领两万禁军,驻扎荆湖南路,平息民变,并且查明民变的原因。
这一下众臣又一次炸了锅,谁也没有想到皇帝会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发生了民变,朝廷派军队平息也是正常的事情,不过大宋一向重文轻武,一般都是由文官出任地方,极少派武将。
因此梁克家急忙出列,道:“陛下,巡抚地方,历来都是文官的事情,怎能启用武将,荆湖南路制置使魏杞尚在,岂能轻率罢免,还请陛下三思。”
赵忱皱了皱眉,道:“荆湖南路发生民法,岂不是制置使的责任吗?何况平息地方bào • luàn,正要用兵,文官恐怕也难以胜任,当年杨驸马曾在广南平定摩尼教作乱,正是合适的人选。”
洪适忙也出列,道:“湖南路之事与广南不同,只是民变,并未发生bào • luàn,更勿论是乱臣贼子借机作乱。岂能一概而论,何况现在湖南民变的原由也尚无定论,怎能以此来定是魏杞之过,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另选他人前往湖南调查。”
众人又是好一番争论,最后连陈俊卿也出面制止,最终还是赵忱做出让步,改任杨炎荆湖南路兵马都总管,率军进驻湖,平息地方dòng • luàn,但同样俱有调查民变的权力。洪适一见,忙又推荐王淮为荆湖南路提刑点狱使,与杨炎一起赴荆湖南路调查民变原因。
提刑点狱使主管一路刑罚政务,这个推荐任命也无可厚非,赵忱也只能同意,但同意又任命入內内都知承旨纪维忠为监军。启用內侍做监军,也是大宋的惯例,这一点大臣们也没有任何异议。于是调查民变原因的人选就这样定了下来。
梁克家和洪适暗暗松了一口气,总算没有让杨炎独自来处理这件事情。这就还有回转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