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回家3(2/3)
杨炎想了一想,才道:“如果就能力来说,李招抚自然合适,但刚才听相公一说,从宋金全局来考虑,李招抚现在驻守建康,正是长江的门户,岂能轻易调动,否则一但金军南侵,岂不是危险吗?”
虞允文点点头,道:“你现在也能看清这一点了,所以问题难就难在这里,如果单只有摩尼教作乱到还好办,但有金人在北方就不同了。驻守边境的御前驻军一支都不能调动,只能从临安选择人迭,你觉得在临安的人中,有谁合适担当此任呢?”
杨炎又仔细想了想,终于摇了摇头。
虞允文微微一奖,道:“这就是了,你虽说年轻了一些,但头脑,见识并不差,而且又精通兵法,善于用兵。现在又熟悉广南的局面。虽然说你或许在政务处理上差一些经验,但一来这一次平乱是以征伐为主,安抚只是其次,二来我还可以调用几名善于政务的文官来帮你,所以老夫想来思去,也就是你最合适了。”
说着虞允文转过身来,对杨炎一拱手,道:“现右正是国家危难之际,子昊不可从个人意气,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其实杨炎心里确实还有些忿忿不平之意。但听虞允文这么一说,心中一凛,忙也一拱手道:“相公之言,杨炎自当铭记。非是我不原为国尽力,只是事关重要,若是一时不慎岂不误了国家大事,因此还请相公容我三思,方可决定。”
杨炎回到家里,己经快到黄昏时候,杨全一见他回来,忙迎上来道:“二少爷,快接圣旨。公公可等了你一会儿了。”
杨炎一怔,道:“圣旨?”立刻明白过来,是皇帝给自己复职了,大概是自己前脚刚离开集英殿,赵眘就下了圣旨,只是自己陪着虞允文一道走得慢,结果反而落到了后来。
还没等他明白过来,曹安民以从里屋里出来,双手捧着圣旨,笑呵呵道:“杨虞候,你怎幺才回来,快接圣旨吧。”
香案等物杨全早己准备好了,杨炎跪下,听曹公公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杨炎精忠许国,沈毅冠军,久宣劳于边圉,实捍难于邦家。尚肩卫社之忠,益励干方之绩。钦于时训,其永有辞。志徇国家之急,身先行阵之劳。盖尝推功名而不拘,岂复思富贵以为意。可特授复杨炎义宁县开国子,左武大夫,忠州刺使,提举醴泉观,待卫马军司都虞候。钦此。”
圣旨里的制词可都是好话,而且杨炎以前的官职,虚衔等也全都恢复了,只是没有“带御器械”这一名称,估计是因为杨炎马上又要带兵出征,不可能到皇宫里去值班了。
送走了曹公公之后,杨全立刻叫人安排,去做一块虞候府的大牌匾,挂在大门口上。杨炎忽然想到,杨沂中是不是早就算好了自已和赵倩如还能再续前缘,才把自已修得这么阔气,将来只要再换个牌匾就可以直接当驸马府了。想到这里,杨炎也叹了一口气,自己在战场上或许可以算是一个出色的将材,但伦深谋远虑,权术心机,和虞允文,杨沂中这样射老狐狸比赶来,差得太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