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回 组织伪军大起义(十二)(1/4)
心里这样想的,但是韩行的嘴里不能这样说,策略还是要讲的。韩行对他说:“既然你的弟兄们不愿意到冠县,那也没有什么办法。希望徐团长回去以后,还是要长期隐蔽,等待时机,做到心在曹营身在汉,不要忘了我们是中国人啊!”
徐冠五也不说自己要单独跟着韩行了,连连点头说:“那是,那是,中国人的良心我还是有的。我坚决按照韩司令的指示办,长期隐蔽,等待时机,身在曹营心在汉。”
徐冠五的队伍占着起义伪军的将近一半儿,他这一不去,当然影响是巨大的。其他几个区的伪军也有不少的人不愿意去冠县。
这样算来,只有李长江、周庆余、王子兰的三个中队,再加上一些确实愿意投诚八路军抗日的伪军基层官兵愿意去。还有一些秘密党员,暴露了的,不得不跟随韩行的部队行动。
这样算起来,一共有五百来人,愿意到冠县去。
对于这些不愿意到冠县去的伪军们,韩行和王安玉还是一一地送走了他们,招手告别。临走的时候,韩行一一地告诫他们:“希望你们好自为之,好好地隐蔽自己,一但时机成熟,东山再起。”
他们走了后,窑厂的阵地上,只剩下了这些抗日最坚决的战士了。韩行又悄悄地对张小三说:“你亲自去,带上一个排,把李长江的三个中队秘密地接回来。”
张小三答应了一声:“明白!”立刻执行任务去了。
原来好不热闹的窑厂周围,走了一千多人的伪军后,立刻变得冷冷清清起来。但是韩行的心里反而踏实了许多,这些毕竟是抗日最坚决的战士啊,而且里头还有一部分是党员,这样更使韩行的心里充实了许多。
带这样的队伍,原比那些鱼龙混杂的伪军队伍要好带得多。
到了这个时候,韩行的心里突然又有了一个想法,他对王安玉说:
“王书记呀,我原来的想法是,把起义的队伍撤到冠县去。如今只有五百多人,人是少了点儿,可是也更有利于隐藏了。我们是不是变个思路,半路上拐个弯,撤到清平县去。清平县离着我们这里近,就在那儿整编,然后找准了机会,再潜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