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时来运转(2/4)
“千载难逢,扳倒张家的机会来了。”
“长生,此时还要从长计议。丛培仁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丛培仁,原是福建按察司福宁道史。弘治十五年,上书弹劾时任泉州知府张镰走私。结果不仅弹劾未成,还被污蔑结党,朝中不少闽浙官员弹劾他。
丛培仁是弘治帝钦点的探花,入翰林院,之后外放。因为是翰林院出来的人,弘治帝开恩,没有治罪,最后贬黜云南思明府通判。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东翁难道忘了白役之乱的耻辱么?”
所谓的“白役”,又叫做帮役,是知府衙门里面临时雇佣的衙役。
这些人不在编制内,正常情况下,是没有俸禄的。但他们又不是短期的徭役,而是长期雇佣的人,相当于临时工。
现在的各级衙门,从京城的中央机构到省、府、县,官的数量和在编的胥吏数量虽然相对稳定,但是临时雇佣的衙役,数量却大大超标。
在编的官吏懒政,不愿意干活儿,不想付出辛苦东奔西走。但是许多事情又必须干,于是就临时雇佣白役,从事一些事务性工作。
以至于一个衙役手下,都时常养着三四个,四五个,甚至十个八个白役。
说是临时雇佣,实际上,形成了依赖,就得长期使用,让这些人干官吏们不愿意干的辛苦事、得罪人的事情、棘手的事情等等。如果出了问题,就把责任推到白役身上,让他们背黑锅。
一个县,常常就要雇佣几百个白役,象钱塘县那样的大县,竟然有白役一千五六百人。
张镰任泉州知府的时候,知府衙门的白役也有一千二百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