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如何收场(3/3)
王守仁为平倭使,加左佥都御史。陈达为平倭将军,调北方水师南下,还有迁王华为南京兵部尚书等内容。
谢迁终于沉不住气。
“这个王王守仁,我倒是有所耳闻,据说从小立志做圣贤,有些才华。不过,一个小小的六品主事,如何能够担此大任?”
“江南人才济济,那些人会听他调遣么?皇上如此安排,是不是有些儿戏?”
“王华迁南都兵部尚书,显然是为了策应王守仁。但闽浙地方势力盘根错节,豪强遍地,便是王华去了,究竟有何助益,也尚未可知。”
刘健冷笑几声。
“谢阁老,皇上已经下了手诏,你以为还会听我们的么?便是我们劝谏会有用处么?”
“刘阁老之意,就是遵从皇上的旨意?”
这么大的事情,都不跟我等商议一下,自己就决定了。
这是平倭啊,不是京卫武学,也不是京营和禁苑练兵习武,怎么能够如此草率,就决定下来。
一个六品主事主持两省平倭大计,简直……,唉!
“不遵从,还能怎么样呢?这几天的事情,你还没看明白么?便是我等劝谏,皇上会听么?没准还成了骗廷杖呢。”
刘健其实对朱厚照此番安排非常不满,甚至断定,这次平倭根本不可能成功。
现在他也乐见皇上自己全权主持平倭大计,因为这样一来,平倭失败,就都是皇上的责任,跟内阁无关。
小皇帝越来越不把内阁放在眼里,吃点儿苦头,有个教训,也未必是坏事。
碰得头破血流之后,小皇帝才会明白,治国离不开自己这些人。
“唉,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这文华殿怕是就要变成通政司,咱们几个也变成个书吏喽。”
通政司,是接收、转达、保管奏章,文书的官署,自己没有多少实权,是个服务性机构。
谢迁的话,就是感叹内阁的权力被朱厚照侵蚀,担心自己这些人只能当个没有实权的牌位。
“别发牢骚了,就按照皇上的旨意拟旨吧,那个王守仁想要什么人,就都给他。”
在调人这个问题上,三个大学士倒是不太在意。
王守仁虽然加了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但他终究只是个正六品的主事而已。
品级高的,不愿意屈居人下供他驱使。品级低的,能力有限,对王守仁帮助不大。
虽然谁都没有说出来,但是三人已经有了共识:这次平倭,将会象以前一样,不了了之,最后落得个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