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舆论(3/4)
“这个倒是不必,你自己斟酌一下便可。”
如果传了出去,叫人知道朕跟他一同为了青楼广告斟酌词语,总是不妥。叫那些无聊文人知道,说不定编排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朕到底还是皇帝,总是要些体面的。
“唐寅,朕今日到京卫武学,见那里纪律败坏,几近废弃。上下官员,竟然熟视无睹。一会儿你问问刘瑾事情经过,把此事写出一篇文章出来。把渎职的山长、教授、训导以及逃学的武生名单列出来,一并在报上公布。若是报纸版面不够,你可以出一期增刊。”
朱厚照的意思,就是趁热打铁,把京卫武学的事情定下基调。公布相关人员名单,既是给这些人施加压力,也是防止办案人员徇私枉法。
大明时报的定位,就是加强舆论监督,争夺话语权。正好赶上了这件事情,就从这里开始。
等案子处理完了,再把案件处理结果在报上公布。处理的是否公正,天下人自有评说。
对于当年的科场舞弊案,唐寅始终认为三法司处理不公,自己是冤枉的,因此对三法司怀很在心。
现在听了这事,马上就意识到皇上的用意。
好啊,终于让我找到了机会,这回就盯死了你们,看你们到底如何处置。
如今我执掌大明时报,背后有皇上撑腰。若是你们敢徇私枉法,就在报上无情揭露。
“皇上,唐寅以为,还可以跟踪他们办案,下一期报纸可以刊登此案的进展情况。将来案件结束,也可以把结果在报上公布,供天下评说。”
哈哈哈,这不就是连续报道,跟踪报道,深度报告么?
这个唐寅简直就是个天生的记者,一下子就领略了新闻的要义。
“朕准了。唐寅,以后还要自己出去找消息,不要坐在室内闭门造车。以后朕有什么举动,也通知你跟随。有必要的,就予以报道。也好让天下百姓和文武百官,知道朕一天都做了些什么。”
这也是树立皇上勤政爱民形象的手段。否则的话,人们还以为朕整天三宫六院,沾花惹草,在外面胡闹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