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国家科技大奖颁奖大会!(3/4)
他虽然不知道姜为先老师以及王衡老师在为了他俩的事而奔波,却心里有数。
“q先生”参与国产eda研发的事,别人不清楚,但管科技线条的杨伯伯一清二楚,这可是应用领域的成果,上周杨伯伯还打过电话给他和宁青筠,提了一下这个自然科学奖的事,说“不用担心,是你们的谁也抢不走”。
郭维阳对两人的反应很满意:“好了,‘湍流小组’的任务提前完成,到春节前都是自由研究时间,你们可以专注于n-s方程,也可以自行去参加‘空气湍流与气候预测’课题组其余小组的实验,增长见识。”
他说着想起一事,又道:“老姜让我和你们说,这个学期你们不必参加任何期末笔试了,交一篇能发表到国内物理核心期刊的论文,就能拿到这个学期的考试满分。你们好好加油。”
发表到国内核心期刊的论文,当成考试?
秦克不由在心里吐槽,普通博士生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一篇论文就能毕业,而他和宁青筠居然只能算是一次期末试的成绩……姜老院士对他俩的要求真是高得吓人。
不过难得有这个机会,秦克想到自己的特殊任务“是时候该在物理界发出你的国际声音了”,便趁机问道:“郭院士,我们能使用实验室里的数据来写论文吗?”
“可以,不过要注意,我们课题组不少任务与项目是标注有保密性质的,这些数据不能拿来写对外发表的论文。我建议你们自己利用实验室的仪器来重新设计、进行符合你们论文的实验,这样实验数据就不用担心涉及到敏感数据产生麻烦。正好湍流小组闲下来,我可以让他们协助你们做实验。至于费用你们更不用操心,你俩让‘湍流小组’提前了半年完成任务,省了大笔的经费,一千万以内的实验你们随便做。”
一千万……
秦克与宁青筠对视了一眼,再次感叹跟对了老板就是爽。要知道当初何良傅教授差点因为项目经费不足而被逼疯,不得不来求助于他俩,为的就是通过他俩的计算材料学、运用数学建模来减少实验次数、节省实验费用……
离开了郭维阳院士的办公室,宁青筠问道:“秦小克,我们的论文要不写n-s方程有关的?这样最省心省力。”
“嗯,就写n-s方程有关的物理理论论文。不过我们的目标不能定在国内核心期刊上,要写就写篇更优秀、能发表到《物理评论快报》《应用物理快报》《物理学期刊》或《自然·物理》这四大国际顶刊上的论文。”秦克打算趁这个机会,先完成四分之一的特殊任务。
宁青筠却是被秦克的目标吓了一跳:“直接就挑战国际物理顶刊?难度会不会太大了?”
秦克信心十足道:“以前我们就在国内的物理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了,没太大的挑战性。姜老师既然对我们寄以厚望,那我们就让他惊喜一下。”
宁青筠果然被他鼓动了,捏紧小拳头道:“好,我们一起努力!”
两人回到自己的座位后商议了一番,又打开arxiv查询过相关的论文,最终定下了论文的主题——《运用n-s方程对大尺度环流形态变化特性的研究》。
大尺度环流是湍流热对流的重要特征之一,两人都在“湍流小组”的历史资料里看过相关的实验内容,目前整个物理学界还没有人通过n-s方程来对湍流热对流的大尺度环流进行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