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澧州(2)(3/4)
澧州等三县失陷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辰州中枢,先是收到孔武阳的告急军报,接着就确认三县落入官军之手。澧州部被屠杀的事也不久被打探清楚;当地除了军队还有不少朱雀军的人,那么多人被屠杀,哪怕是在山林僻静中,也很难瞒住的。
张宁听到这个消息,回想一下,仍然还记得孔武阳的音容笑貌,这个武将他是认识的。在军营中常常见面,议事时偶尔也有参与。他一面痛惜失了一员将领和一部人马,一面理智地考虑,觉得这应该是于谦的失误……不过也很可能不是于谦下令干的事,以张宁对他的了解,他不应该是做这种残忍而又没什么好处事的人。官场上规矩多,但擅作主张的人也不少。
经过参议部的议事,朱雀军内部决定拿这件大书特书一番。这时候还没有人权的概念,但道义的观念还是有的;不管是罪人还是什么、都是汉人,屠杀同族显然不是光彩的事。就算是当年的永乐帝朱棣,杀了很多人,也没见他自己拿出来炫耀。
先是汪昱等人找了一批文人写了几篇煽情的祭文,借以煽动士人的黑白价值观,因为对于百姓来说,很容易受读书士人的舆情影响。接着参议部又发公文把澧州惨状的事通报全军。
参议部认为孔武阳在弹尽粮绝敌众我寡时投降,已经尽了守土之责,遂将死难的将士以战死的待遇抚恤家属。现在他们并不担心这是鼓励投降,恐怕今后很难有人愿意投降了,与其被像牲口一样坑|杀,还不如战死的好。
张宁见识过现代政|治各种颠倒黑白的手段,并不满足于将真相告于世人,他还要创造一番。不久后便指使参议部杜撰了很多官军占领澧州等地后的暴|政,官兵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云云……而且这些事听起来很像真的,在老百姓的经验里,一遇到兵祸,外地来的兵和土匪其实没什么区别。
有各种“事实”为凭据,张宁便能在辰州各地堂而皇之地宣传自己的大义和正义性,为了推翻暴|政的战争、而不仅仅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指“伪朝”不义不法(按照传统制度,朱棣从太祖长孙手里夺得政权就是不合法的)。这番言论不仅鼓动了一些外行的人,就连朱雀军内部许多将领都深信不疑。
在准备攻打常德府之前,张宁更是亲自在城门口前大街上演讲鼓动士气。当日大街上将士云集,还有许多看热闹的百姓,一时挤得水泄不通。
他宣称天子是受命于天,一旦有通过“不道”手段上位的人占据,就会妖孽丛生。所以如今的世间才会出现很多冤案,冤死的魂魄在人间不散,正义不得伸张,官绅勾结鱼肉百姓云云。当然这些问题是任何封建王朝都难以避免的问题,不过冠以神化的论调,反而能引起军民的赞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