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报名(2/4)
当然名义上那可是拿得出铁板钉钉的红头文件。
搞的是集体经济,为的是国家做贡献。
就这一年功夫,周主任又帮着他们联系到了两批任务。
虽然后面的是做鞋垫和编箩筐,肯定比不上做衣服挣的钱多。
问题是这些任务都给他们生产队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
他们生产队光盖起的砖瓦房,就够让其他生产队眼红。
现在那可是有个顺口溜,“嫁汉要嫁第六生产队,青砖瓦房顿顿白面馍。”
灾年过后,他们生产队最快恢复生产。
再加上他们打出来的井,水利方面生产队和社员们又肯花钱去投入。
谁让他们手头儿有钱?
县里面不拨款,他们就自发掏腰包,不光按照冯慧珍和王队长的建议新修了水利设备,甚至还给他们村儿自发地修了一条路。
这条路县里面只拨给了很少一部分款,他们自己出工出力,再加上因地制宜地节省了一些材料钱。
反而搞得现在整个生产队有声有色,地里的庄稼也比往年长的势头更好,甚至社员们还多开出来300亩荒地。
今年的猪甚至都比往年的养得结实强壮,每一次县里面下任务都最少要求猪至少要达到150斤。
可他们生产队的猪各顶个的都涨到200斤。
王队长私下里和全村的社员通了气儿,大家的一致意见说有冯慧珍知青在,他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有好事儿想着冯慧珍,出了难题也去征求冯慧珍的意见。
冯慧珍在王队长和所有社员中,那是真正有知识,有文化的先进青年。
能给他们想主意,改善农民生活,又不违背国家政策。
这个框框里面,他们每一家日子都过得这么滋润,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可都是多亏了冯知青。
这也是王队长他们为什么要护着冯慧珍的缘故。
“知道了队长,我现在就去把大家叫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