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太守大人为何扣嘴?(1/4)
第92章太守大人为何扣嘴?
蝗灾不仅啃食了庄稼,就连山上的荒草都没有给流民留着,这种凄惨的状况,正应了曹操那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梁郡今年也遭遇了蝗灾,刘云倒是想接纳些流民补充人口,但实际上也流民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所能接收的范围。
刘云预计,每个县接收两三万的流民,就可以把六县的城墙都修建好。修好县城,就可以开始修水坝。但结果却并不是那么回事。整个六月,梁郡至少涌入流民三十万,刘云出动全军,各县安置,但还是饿死许多。甚至部分流民聚集在一起,冲击县衙,拦路抢劫。
旬月之间,梁郡东部的沛国萧县便出现一支五六万人的流民军,而头领,是一个叫彭脱的黄巾渠帅。
刘备点起兵马,准备亲上战场,驱逐灾民。
谋士简雍道:“主公驱散灾民,能否尽杀之?”
刘备道:“灾民何罪?吾不忍!”
简雍道:“主公不忍杀之,但小沛无余粮接济流民。主公不如将其驱赶至梁郡,如此,则一举两得。”
简雍这一计可谓是毒辣,他这是要消耗梁郡。
这彭脱最初出现在萧县,也就是砀县东部柕秋县以南的沛国境内。刘备领关张出击,击败彭脱,彭脱西逃,进入梁郡。
砀县早有准备,陶升集两千兵马,配合当地屯田兵马,再次击败彭脱。彭脱北逃,又汇合泰山郡南下的管亥,逃至济阴郡。
在刘云的印象中,管亥好像是被关羽斩杀了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蝴蝶效应,或者演义骗人,总之管亥就没死,而且与彭脱汇合了。
管亥和彭脱本就有黄巾余军在手,又善于蛊惑百姓,很快就再次发展起来。
济阴郡与梁郡相邻,管亥与彭脱聚集数万流民,声势浩大,对梁郡虎视眈眈,随时南下,于是刘云与郭嘉商议之后,决定主动出击。
刘云集兵五千,命郭嘉镇守后方,总督粮草,自领大军北上,准备越过蒙县,往北进入济阴郡,将危险扼杀在境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