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云涛的“大侄子”(3/4)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被讹诈的案例曝光,绝大多数做好事的人蒙受不白之冤,社会公德受到极大的侵害,人们在面对摔倒人员时,大多都首先要进行思想斗争,是扶还是不扶,甚至是对报警与否都存在争议,因为报警就要留下了你在现场的证据,你就有可能要浪费时间出庭作证,答复各种质询,所有大多人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多远躲多远。
有时候你在大街上看到有人倒在地上,你不去帮忙扶起他或送他去医院,最多社会谴责你冷漠、冷血、没有道德,但是你上去帮忙扶起他或送他去医院,就有可能被“讹诈”上,严重的会被弄得倾家荡产啊。
反而在农村里,基本上附件几个村落的人,大多不是沾亲就是带故的,只有你家里有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出一天几个村落里的人都知道了,农村的妇女也喜欢没事情打听这些事情,然后到处互相宣传来打磨时间。
邻里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要在门口叫一声,能来好些人,如果谁家打架,不到一分钟就会被村里的人拉住打不起来,在农村打架是个大事件,村里的很多长辈都会第一时间过来调解,那时候满屋子的人,你想打架,你都没法打起来,更何况有那么多这个叔、那个婶之类的长辈在呢。
“这个村子的人80%都是姓云的,除了一些嫁到我们村的妇女外,外姓基本上没有几个,所有姓云的追溯到十代前,基本上是一个祖宗的,都是清末从福建那边逃难过来的,在这里繁衍开来的,所以在这个村子里的人基本上都沾亲带故的,只是关系远近而已。”云涛解释道。
“曾姐是不是农村都这样啊。”景婷好奇地问道。
“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我家的村子就叫‘曾家村’,一个村的人也都是一个祖宗的,都姓曾,大家往远的追溯都是沾亲带故的。”曾荃说道。
……
夏天天气比较热,在路口这一段路上也没有再碰上熟人,云涛他们不用再停下来打招呼,离村中心位置也越来越近了。
“永宝,吃了没?”云涛对着迎面走来的五十来岁的老翁说道。
在农村,人们相互打招呼,都喜欢问别人吃了没有,尤其是在饭点这个时间段,遇见相识的人,基本上都是问“吃饭没”“吃了没”这些话,倒不是你没有吃饭,请你吃饭的意思,这就像西方人打招呼“你好”“你好吗”一个意思,只是一个习惯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