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素身不知苦(2/4)
于二哥眼中流露出一丝讥讽:“贞明侯,我们这些人不是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更没有什么累世积淀的家学传承。赤云都中的修士,大半都是穷苦出身,很多人初时甚至不识字,跟着赤云都才算是活出个人样来。
赤云都当年说是有百万兵民,可贞明侯你真的以为,我们能过上什么富贵日子么?什么法宝奇珍、补益丹药,赤云都实在没多少。你觉得没有景明先生增删法诀,我们真的能够修炼有成么?”
赵黍沉默不语,他以前曾羡慕梁朔那种仙道世家的不凡出身,还觉得自己除了赞礼官家学传承,其实没有多少远超旁人的富贵底蕴。何况能进入馆廨研习修持的人,多半是高门大户出身,赵黍对此也习以为常。
可如今听到于二哥这番话,再看对方短褐芒鞋的乡民模样,那种刚健质朴的气质做不得假,赵黍这才明白,自己其实并未真正经历过饥寒交迫的日子。
即便是以前跟着祖父逃难时挨过几天饿,也见过旁人卖儿卖女,可那不过是作为旁观者,居高临下般俯瞰世人苦难。
至于去到怀英馆后,赵黍虽然在老师教导下要刻苦修炼,但根本不必考虑温饱饥寒之事,朝廷也赐下大片田产庄园供养馆廨。
哪怕赵黍口口声声说研习术法、修仙学道之事与家境贫富不成因果,心中却也知晓,二者并非全无关联。
一个连明日生计都未必能保证的人,谈什么术法、论什么修仙?岂不荒唐?
赵黍又不禁想起成阳县的经历,当初那位死于王庙守的朱先生,也是一位落魄散修,不是照样要靠给地方大户除妖驱邪来维持生计?
“可是就我看来,那位景明先生如此增删法诀,只求术法征战杀伐之功,恐怕于仙道长生无甚益处。”赵黍言道:“虽然我自认修为还谈不上多高超,可景明先生亦未成仙,否则也不会被被国师大人牢牢压制,龟缩在苍梧岭中。”
于二哥听到这话,略略有几分不满,随后说:“贞明侯,你这话说得真奇怪,我们几时要求什么仙道长生了?”
赵黍一愣,就听于二哥坦率随意:“你莫不是以为,三老是拿着仙道长生作为诱惑,才招聚了百万兵民追随吧?我眼界浅薄,三老能否飞升成仙,不是我能断言的。但瞻明先生说过,‘一人成仙得道易、万民得享天年难’。
炼气存神、烧炼金丹、服食芝草、吞吐日月等等,不过是为求一己长生,高明固然是高明了,但于世间而言,没有半点益处……呵呵,没有益处我都是往好了说。华胥国如今这个世道,可算得上仙道大昌,实则却要万民血汗供奉。”
赵黍只好勉强回应道:“华胥国设立馆廨之制,并非是空耗民力供奉修士,而是要让修士为国效力、保境安民。对外御敌镇守,对内殄灭妖邪。”
“这话贞明侯自己信吗?”于二哥反问。
赵黍只好顾左右而言他:“现在要务是如何应对九黎国的进犯。如果我们在蒹葭关守不住,南方郡县门户洞开,九黎国大肆攻城略地,苍梧岭可就是被多面包围了。我不信九黎国会无视你们赤云都。”
“这就不劳贞明侯费心了,我们自有应对之策。”于二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