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论道(1/3)
“国师的意思莫非是……”
听到李淳风的话,李世民双眼露出精光,显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战国之时,百家争鸣,才奠定了华夏文化基础。”
“然,武帝时期,百家弟子尸横遍野,多少经典被毁,很多传承也断绝了,才让儒家一家独大。”
李淳风字字诛心,百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自从儒家独大后,天下很多人利用这一点行不轨之事,尤其是世家。
作为道家的传人,这个想法并不是在李淳风心中一天两天了,他早就想要恢复百家言论,让文化在历史之中齐放。
“国师之言我何尝不明白,然儒学已经成为了治国方针,随意更改天下大乱不说,历史必定倒退,还容朕好好考虑考虑。”
儒家学说,早就已经深入人心,就连朝中很多的大臣都是儒家弟子,坚定的支持儒家。
甚至天下的百姓都认定儒家才是真正的正统,如果随意用其他门派对付儒家,操作不当天下将会大乱。
虽然李世民知道,李淳风所提乃是目前解决困境最好的办法,但是这个险他不敢冒。
“国师,李道长同你师出同门,想必对于百家学说,一定有着自己的见解,不如我们同辅机等文臣上山去论道一番如何。”
百家所长,各有所长,李世民所学乃帝王霸道,包罗万象,自然知道。
而李淳风所学乃道家学说,长孙无忌杜如晦以及一些大臣同样也代表了不同的学说。
即便是儒家之中,也分门派,有遵孔子,有遵循孟子,甚至还有一些儒将遵循孙子,老子,庄子等。
罢戳百家独尊儒术后,虽然儒家成为了治国主要学说,千百年来,百家的争论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学孔孟的骂老庄,学孙子的骂孔孟,学孔孟的骂孙子,可谓是非常的热闹。
李淳风既然提到了这里,一想到李道长那超脱世俗的气质,定然有自己独特的了解。
“甚妙甚妙,千百年来,争论虽然从来都不停,然如此规模辩论恐怕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目前能够在朝堂为官,都是各自学说的代表之人,若是能够促成这段横跨千古的论道,将会成为一段佳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