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动员令(1/1)
“老四,你有没有发现,张艾这么做最大的原因其实是为了规避我军的炮火。”
“这大家都知道啊!”
“对!但不是大家都能参透。”金坷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诡异的微笑。“他一定做到不到。”
“为什么?”
“因为他没有你们!”
风老千并没有理解金坷垃这句话的意思。金坷垃公开了所有近代化军队所必须的资料,设计图是大家共用的,战斗力的构成直接取决于构成组织的人!只要涉及组织结构几千年来离不开四个字——选贤任能。如果把他简化成一个数学模型,谁的支持者更多,谁的选拔模式更先进,谁就能组成更为强大的暴力组织。
你们不需要理解!
在明年开春之前,金坷垃必须夺取长江水域的控制权,完成这项任务他需要战船!大海里的战船广东可以制造,那里本来就是造船业兴盛的地方,技师工人都很多,只要拿出设计图就行了,巡洋舰级的船都没什么问题。长江这边有点小麻烦,湖北可没有那么多工人,他们不会造大船!就算金坷垃把广东的师傅弄到湖北来,也没有造船台。那没办法,因陋就简,战船必须和本地造船水平相适宜。金坷垃郁闷的发现,本地的水师战船也是那种不到百吨,长度不到20米的货色。
明白了!为什么一座9磅炮扎堆的蛇山炮台就能可知江防水师,因为那帮子就没一条大船!小船根本不可能提供稳定的射击平台,火炮不仅小数量还很少,船船对射就是互相拼人品。还不如直接靠帮肉搏呢!金坷垃发现,小船不仅有大型战舰上的前后摇晃的毛病,他还会左右转动,当时的炮架只能调整仰俯,不能调整左右,船往两边旋转,那炮口自然偏离目标,船越小越轻,情况越严重。
那我船造大一点行不行呢?最大不可能超过当地船匠的水平,打死也就二十多米长。那我造重一点呢?也是个思路,但你要知道,轻炮如弗朗机可以一根铁柱子树在船边自由活动,而重炮必须坐在炮架上。船小炮重,必然要影响重心,而且重炮部署数量不会太多,灵活性不如小船。这个很好理解,十几米的小船,装2-3磅的弗朗机炮可以插十几门,装12磅重炮就只能五六门,还是交叉安装,一舷火力只有三门,连张保仔的海盗船都不如!如果要装24磅重炮,那不好意思,头一门尾一门……
你别看江防水师也不咋地,毕竟当过这么些年兼职水贼,对付不习水战的政府军还是有富裕的。金坷垃空有样枪样炮,在长江这个地方反倒是水土不服。
怎么办呢?
金坷垃给议会写了一封信,要打过长江去,政府军必须动用一样新式武器,中国人从未见过,金坷垃轻易也不肯动用的。不是什么武器,而是一种机制——动员!由政府签署动员令,在湖南所有控制区勘查所有20米以上船舶,只要能够作为战船的,动员其开往洞庭湖接受改装。同时,动员各州府渔民参军,驾驶他们自己的渔船参战。第一期目标,动员三千人,一个月内到位。
湖南千万人口中动员三千名水兵,驾驶百条战船参战,看起来似乎不难,但如果要满清来做是绝对做不到的。为什么呢?根源就在社会结构上。皇权不下县,县以下政权实际上把持在乡绅手中,他们就是占人口不到5%,但掌握了80%资源的大地主阶级。这些人掌握的不仅仅是土地,还有政权!这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农业税都不超过10%但是却官逼民反的重要原因!朝廷如果要收税,那么只能向地主收,因为你没办法直接接触百姓,甚至连田亩有多少都不清楚,数字都是地主报给你的。你收一分,地主就敢收十分,反正造反了有你朝廷镇压。张艾仗着朝廷有人撑腰敢于纵兵吃大户,但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田亩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你还是不知道。
金坷垃非要弄死这些乡绅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均田亩,这个口号从黄巢起义喊到现在都千年了,只是一个口号而已。他要把国家政权延伸到80%的人头上,国家直接掌握人口和田亩,官吏直接管到个人。如此一来,有多少田亩多少人口新政府是一清二楚的,在这个基础上公平的摊派服兵役名额,或者收税,人民反对的声音就不会太大。这种事要是交给满清去做,不是乡绅勒索百姓就是官吏徇私舞弊,总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政治后果由朝廷兜底。因为乡绅无论多腐败你都不能制裁他,而官员如果腐败金坷垃直接就把他枪毙了。所以,新政府宁可冒着叛乱的风险,也要把这些乡绅干掉。
不过金坷垃自己也没想到,动员令相当顺利!
满清搞这种事情的时候基本就是明抢,而新政府是给钱的!事实证明,只要给了钱,老百姓是从不在乎把船给英国人还是中国人的。
金坷垃非常满意,将民船集中到洞庭湖的同时,在岳阳楼边修建炮台。大家都知道,岳阳楼扼守洞庭湖口,下游就是武汉三镇,清军不战而逃把完备工事都送给了政府军。为了方便训练,船只全部集中在岳阳城边湖口处,金坷垃在那里建起简易造船台,用于改装。
要想短时间内提高水军战力是很难的,渔民的纪律性也不可能和正规军相比,金坷垃走的是一条捷径,他让渔船改装的战船担任掩护,招募江湖死士与清兵跳帮格斗。另一面则是真正的杀手锏,集中较大的民船,装上12磅加农炮,作为浅水炮舰使用。
问题是!12磅加农炮的后座距离超过这种小船的船宽!要知道六级舰为了搭载这些火炮一般有十米宽,而这些木船长度才二十米。金坷垃只能选用运货的漕船改装,这种船又宽又深,吃水大,最为平稳。而且他意识到,自己要设计一种超越时代的炮架,他不需要数米的后座距离,而且要能够旋转,以便在炮艇无法转动的时候也能灵活的攻击目标。
这个东西叫做重力式架退炮,当火炮发射时,炮架在一个斜坡上后座,打完就自动溜回去了。这样一来,后坐力均匀的被船体吸收,火炮也会回到原位。不过,这种火炮一旦安装拆卸极为麻烦,必须返回母港维修,而且那个倾斜炮架必须钢制价格昂贵,发明以后没有成为主流。
当然,架退炮并不能旋转,所以金坷垃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在炮架下面安装一个可以旋转的机构。架退炮不受欢迎,最大原因应该是这个炮盘,战列舰上每隔两米左右就是一门火炮,而炮管长度通常有三米多到四米,如果安装可转动的炮盘,意味着方圆七八米内不能有其他火炮,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
金坷垃给出两种设计草案,一种是把炮架放在一个木盘上,底下安装钢轮和钢轨,人力转动。另一种是火炮安装在钢架上,钢架直接铆接齿轮组,在齿轮轨道上转动。设计图发到广州,钢铁厂那边就发现,齿轮超出了现有制造水平,就连大一点的滑轮也很难铸造,设计修改成四条工字梁“井”字结构,分别安装小滑轮的方式,“扛”起炮架。炮架用船运到岳阳,再把现有的火炮吊装上去,铺上木板就可以了。
这种旋转炮重量超过两吨,直径大约米,其中米的位置留给炮管,为了方便装填,前方须保留1米的空间,其他位置是后座距离。如此一来,火炮重心不在圆盘中心上,布置时需在火炮前方放置炮弹配平,射击时也不可以齐射,只能一门一门的打。而且也没法装太多的炮,一艘二十多米长的漕船,最多只能安装两门,如果是大型漕船可以装三门,这就是极限了。
战船吃水深,重量大,非常稳定,火力指向灵活,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速度有些慢。但射程上的优势完全可以抵消这点劣势!加农炮在陆战时有效射程一般不超过500米,并不是炮弹只能飞500米,而是超过500米后炮弹无法保证精确命中步兵队列。如果是对城墙之类的大型固定目标射击,1000米外轰击都没什么问题,不过不能太远,否则炮弹威力下降。对于船艇大小的目标,只要平台稳定,射击距离七八百米没啥问题。当然,前提是稳定,如果像海中那样摇晃,正常400米交战距离,一排炮打过去只能保证有炮弹飞到敌舰身上,至于打哪里就没办法了。
交战中,只要炮艇一边撤退一边开火,敌军战船就会在追击中连续遭到炮击,如果对方停止追击,那我们就凑上去开火。金坷垃管这个叫做风筝战术,当岳阳方面先期改装完成三艘炮艇之后,金坷垃迫不及待的将这些战船调入武昌码头,在岸炮掩护下找江防水师的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