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唯心不易(1/3)
紫禁城,即是禁忌,也是死寂之城。每到夏天尤其如此。北京这个地方,一年三季都算不错,唯独夏季炎热难当,乾隆中风,更受不得热,便常年居住在承德避暑山庄,小皇帝怎敢不伺候着,因此也不在紫禁城。除了王杰董诰这两老实孩子呆着,和珅早早的就跑到避暑山庄去陪王伴驾了。
那么你猜,奏折战报是军机处先看到还是和珅先看到?自然是和珅!
这是一份绝望的战报,武昌失守,和琳战败。在那一瞬间,和珅担心的不是自己兄弟的生死,而是自己朝中势力的崩塌。
和珅脑子里反复回想着徐君梅的莺燕之音:“大人还能与君梅共饮,不过因为外有和琳掌兵,内有皇上撑腰。”
乾隆,已经快咽气了,虽然和珅一个劲的喊捷报给他冲喜,但结果是人尽皆知的。皇上保不住和珅!现在和琳也战败了,危急存亡面前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这些战败的倒霉鬼。就算有乾隆在没有人为难和琳,兵权也会不可避免的旁落。这意味着什么对政治老手和珅来说非常清楚!
郁闷之中,他看到了张艾的奏折。张艾……是个人才,虽然和珅不止一次想要致他于死地,当然,那不是和大人和他有什么深仇大恨,纯粹是看上了他家妹妹,想要一个让徐君梅心甘情愿嫁过来的机会而已。在这盘大棋面前,张艾不过一个弃子,随时可以死掉,甚至死不掉和珅也不会关心。大清朝并不缺人才,而且现在的局面也不是一两个人才能够收拾的,明亡清兴之时,卢象升、孙承宗、袁崇焕,孙传庭,哪个不是叱咤一方的督师猛将,放在哪朝哪代不能建立不世功勋,可惜天时不利,谁也救不成大明王朝。
那么,张艾比上面谁强一点呢?好像没有吧?所以他就算是个人才,也就是让历史的车轮稍微刹个车而已,该来的还是要来!而且这个二愣子还是找朝廷要钱的!
和珅差点笑了,朝廷要是有钱还要你们去练个毛团练啊!再说了,别人都挑山东、湖北、安徽这样的富庶之地练兵,就你张艾跑去陕西练兵,连西北穷困潦倒都不知道,还好意思来哭穷?!和珅看也不看就丢给了文书,要他抄写贴黄,自己随便找个理由说没钱就打发他了。
倒是福建水师那边有些起色,那个降将郭婆带竟打了一场胜仗,还劫掠了一艘军火船,缴获一批英制军火和大批货物,还抓住了几个英国人。不过在陆军的严重失利面前,这种小胜利显得不合时宜。不过毕竟是胜利嘛!吹吧。和珅提笔在奏报旁边加上击沉敌船八艘,缴获一艘,抓获英夷13人,合理的凑出了一场大捷。
“万岁爷!大捷!大捷啦!”和珅抓住奏折,风一样跑出去,喊得人耳朵都生茧了。
“大捷,大捷你妹!”小吏嘴巴嘟囔着。手里的工作却是没有停,张艾的奏折他还是认真的抄写下来,贴黄处理。没过多久,奏折递到下一个人手里,那只年轻的手拿起了折子。
福长安,福康安的亲弟弟,从小在宫中长大,如果说和珅进军机处是因为能耐,他进军机处纯粹是恩宠,还有和大人的提携。如果说他与和珅有什么共同点,那估计就是帅气了。福长安拿着张艾的奏折,突然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虽然他想不到太复杂的事情,但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区别他还是知道的。
和珅从万岁爷那边一回来,福长安就把这份奏折递了过去。
“兵部张大人素有真才实学,如今多事之秋,不过区区五十万两,何不批了?”
和珅白了他一眼,批?!你知道国库现在还剩多少钱吗?等一下!国库是没有钱的,但他是有钱的!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谁更容易赢得人心呢?一边是渐渐失去信任的和琳,一边是充满未知数的张艾,和珅百转千回,反复掂量。
“国库空虚,实在无钱了,再说,若是答应了,各省团练岂不纷纷找朝廷要钱?此例断不可开!”
福长安没有说什么,把奏折放下了。在他眼里,这不过是一连串麻烦中的一个,还不如他遛鸟重要,自然也就无所谓了。但是和珅却记在了心里!
“大人还能与君梅共饮,不过因为外有和琳掌兵,内有皇上撑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