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绝不宽恕(1/4)
霁月如银,银光照雪冷。金坷垃裹紧福康安的披风,看着同一个月亮。他与乾隆现在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点了,事情果然甚是棘手。
几个时辰之前……
傅友德拱手行礼,金坷垃合十还礼。这一战打得数省清军闻风丧胆,数县闻风而降,傅友德手上并没有多少兵力,却趁乱拿到了好几个县城。没有这位河南坛主,金坷垃很多事情根本管不过来。能够在一块处女地上屹立不倒的领导人,都足以托国。金坷垃虽然地位略高,又是大败清军精锐,但对他始终是非常尊敬。
傅友德先是介绍了一下现在白莲教的地盘,有多少个县,多少人口,大概有什么资源,财力如何。又说明了白莲教在这些地方传教的情况。决定白莲教起义成败的关键其实就两件事,第一是足够的粮食,第二是充足的兵员。兵员可以靠传教解决,而粮食则必须要从春到秋的严密军事保护。清兵可以挟持百姓突围,自然也可以马踏青苗,断白莲教的粮。除了火药无法继续生产,兵器的打造还是很及时的,傅友德居中调度,功不可没。
金坷垃非常满意,如果按照这份报告,等春天一过,白莲教大军练成,他自然可以统领一万常备军直取商丘,打开通往安徽的大门,和淮北捻子们连成一片,大清江山必成燎原之势。到了那个时候,不管乾隆愿不愿意,大清朝的气数就差不多了。只要八旗兵无法抵抗义军的锋芒,满清就只能依靠满汉八旗之外的军事力量,在大小金川、回民之乱中,团练一直都是辅助力量,如果八旗不行,那么就只能靠汉族地主的团练。如此一来,无论白莲教胜负如何,国家权力都必然落回到汉人手中。这就是一种进步,如果金坷垃不能把他变成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那么至少可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法王,属下有一句话,不知该不该问。”傅友德试探性的问道。
“坛主请讲。”
“功过可以相抵吗?”
金坷垃笑笑:“赏功罚过,赏功乃激励士卒,罚过乃告诫众人,两者各有其用,不可混为一谈。”
“那是功过不能相抵咯?”
“这是自然。若有功过相抵,除非有功升职却有有过要降职,一升一降不予表彰。”
傅友德皱了皱眉头:“法王,恕我直言,功过不相抵,只怕将士们不服。”
金坷垃一下子就明白他想说啥了,摇摇头:“非也!只要处事公正,不偏不倚,将士们必然心悦诚服。若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那才让将士们不服。”
“可是,若有不世之才偶犯军法,岂不是大大的可惜?”
“江山代有才人出,雄主何必借代而起。你看,这一次征战,我光明军就出了一个将才!只要每一个士兵都有当将军的机会,一定能人才辈出。最怕的是徇私枉法,上下不通埋没了天才,这才是可惜呀!”
傅友德大失所望,他原以为自己任务完成的很好,傅士仁又夺下了禹州,大概可以将功折罪,没想到金坷垃一点松口的意思都没有!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是铁的纪律,有了这么一套高于一切的纪律,白莲教才是一支高效强悍的团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