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斗和珅(2/3)
徐君梅摇摇头,这件事情上忠臣未必做的对,奸臣也未必就做错了。为什么?福康安难道没有贪污军饷?没有虚报兵员?没有输得一塌糊涂吗?当然是!放到世界帝国里横向对比,此时的八旗兵贪污、腐败、无能。但腐败无能和弱小并不能简单的画上等号!沙俄也很腐败,但当了几百年的欧洲宪兵。
具体到福康安身上,他是腐败,但绝不是无能,他是打输了,但原因并不在他那里。作为指挥官来说,全军一半以上不听调遣,仍然能把自己的亲兵队伍拉上去一拼死活,可以说对乾隆是仁至义尽了。至于临阵脱逃却屁事没有的人,那不是他能说了算的。相反,王杰之前没有以死相谏阻止乾隆出兵,此时却要以死相谏把福康安置于死地,总有些事后诸葛亮的味道。
只能说,就白莲教的战斗素养,隆冬季节过去围剿,谁上都够呛。这是庙算不足,非战之罪,处置一个福康安毫无用处,倒是把八贝勒杀了或许能震慑逃跑将军。
徐君梅思考再三,感觉王杰在这件事上有些意气用事,真的是拉不下面子。可张艾已经暗示他恭请圣裁,王杰也拿去给皇帝批准了,这件事上还要内疚,这王翰林也真是有些道德洁癖。
“兄长,这样吧。若是王翰林再问你,你就说福康安乃社稷不易得之才,不能弃之不用,让他戴罪立功更为妥当。”
“这王大人怎肯答应?”
徐君梅笑笑:“只说一步他自然不答应,但你若再进一步,和珅想利用王翰林的参劾拉拢福康安,他们若是凑到一起,打压汉臣,对董老夫子他们可是大大不利。”
“你是说……”
“只要王翰林松了口,为他说话,福康安感念此德,日后斗倒和珅,也许还有他一份。如此一来,和珅这人情也就拿不成了。”
张艾沉思片刻:“这好像有理,只是国家……”
“王翰林在才有国家,若是和珅把持朝政,国将不国啦。”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王杰能不能听进去,那真的是两说。张艾要拍王杰的马屁比拍乾隆的要难上千百倍,需要极高的马屁技巧,普通人没事乱拍这种人的马屁,那绝对是要吃亏的!拍马屁你不能直说!直说一般都没啥效果,有时候还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如果碰上王杰这种道德洁癖还会碰一鼻子灰。
具体怎么干?一般分三个层次。
这第一个层次是直来直去,比如某诗人给上级写诗,出口便是《XXX赛过我亲爷爷》,这种就叫做初级马屁,拍得太响太明显,让人一眼就看出来是言过其实的马屁。这么拍法有两大不好,第一是被拍的人会反感,因为言过其实的夸奖与挖苦无异,只是伸手不打笑脸人不好意思而已。第二是如果有第三人在场,对拍马屁那位怕是没什么好印象。王杰这样的人更是不吃这一套,甚至连乾隆也不吃。
所以,凡是有些本事的,一般都会高层次一些。那便是拍了马屁,大家也都听出来是马屁,但不觉恶心,只说你懂事。比如说当初福康安参加大小金川之战,打了胜仗回来,和珅上来就拍马屁。但他高明就在于,不是把福康安夸得天花乱坠,而是说乾隆慧眼识珠,认得当世英才。明夸皇帝,又捎上福康安,两边听了都很舒服,群臣虽然也知道他拍马屁,但说的是实情,只能说他懂事,会说话。
这就叫旁敲侧击,不是从正面去夸你,而是从侧面给你造势,制造一个马屁氛围。中国人是最喜欢这种马屁氛围的,如何制造,那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能够把马屁拍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人,大清朝大概只有和珅一个了。
这便是马屁的最高境界,拍得无声无息,却让主子心花怒放。王杰的朋友也有很会拍马屁的,比如说大清第一才子纪晓岚。乾隆爷五十岁生日的时候,纪晓岚送对联一副。
上联: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下联:五十年圣寿,自今兹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上联说的是“无疆”,下联说的是“万寿”,故这横批便是万寿无疆。上联说的是上下五千年,从未有一朝有大清这样的文治武功,下联说的是有如此圣德的大清朝亿万斯年。可谓是一语双关,马屁拍的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