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政治群殴(1/2)
“抓住福康安,在祁县百姓面前枪毙。”
小魔女突然想起了这句话,如果金轮法王知道他是和琳,会不会把他也给枪毙了。不能抓他回去,不然他会死的。
看着眼前的男子,小魔女突然不知如何是好。和珅是很有名的帅哥,他弟弟自然也差不到哪去。若是丢下不理,这也是一个死啊!你想想冰天雪地的,从冰河里捞出来,不冻死才怪。小魔女索性将剑上血迹涂在他脸上,将人拖上岸来。回想整个过程,除了自己没人知道他是和琳,如果被金轮法王发现的话……
就说自己也不知道就好了。
白莲教的人很快就赶了过来。
“福康安呢?”小魔女问道。
“嗨!追打一路,还是让他跑了。”
“把这个男的抓回去,把他衣服换了,别冻死他。”
“这是……”
“福康安的奴才。”和琳已经丢了盔甲,换了衣服,白莲教徒也不怀疑魔女的话,径直抬着去烤火。把他掳回大营。
几百年前黄河改道,大元不曾修好,今天坑惨了满清正白旗都统,不知乾隆对他的蒙古朋友做何感想。八旗精锐已去一半,这江山……
江山永远都在,只是颜色改。
白莲教自隆冬出兵,灭两江总督萨载以下八旗精锐七千,辅兵、家奴、绿营等近万人。清廷仅一二品武官便死了三人,其余兵将死伤不计其数。七千八旗兵仅剩七人逃回,震动京师。那些不长眼的御史们纷纷参劾福康安,要杀之以谢天下。
偏偏在这个时候,又是和珅力排众议,为福康安求情。王杰真想不明白,和珅这是吃错了什么药,不过不要紧,对手的错误就是自己的机会。王杰动员各路官员,准备对和珅进行大规模政治群殴。
这是群殴的时候吗?是!白莲教辉煌胜利之后并没有急于扩大地盘,而是收缩。金坷垃手上真的是一粒多余的粮食都没有了。就算要打也必须保证春耕,不然都得饿死。
围绕着福康安,暴风骤起。
和珅很不喜欢福康安,虽然他的弟弟是和珅的死党。朝廷就是这样,不喜欢归不喜欢,只要他有用你就必须和他搞好关系。和珅可以说很多地方让着福康安,把他当半个主子对待。福康安这个人谁都看不起,很不识抬举,唯独喜欢和琳。这不奇怪,和琳本事不如他们两个,却是一个好人,人哪有不喜欢好人的。
但和珅又必须站在福康安一边。不对吧?前不久他还算计福康安呢!那是因为福康安风头正劲,又是乾隆的私生子,和珅怕他夺了宠,现在他落水狗一样跑回来,那就要拉他一把。作为世界观接近的两个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不贪污又不让别人贪污的王杰一党。
所谓正邪不两立,王杰揪着落水狗一样的福康安,不仅要打而且要把狗肉也吃掉。乾隆爷不高兴是一定的,为了国家这事儿不能由着乾隆爷性子来。
于是那年,动员开始。满清负责告状的官员叫做监察御史,官一般都不大,也就是七品五品之类。他们有一项特权,叫做风闻言事,也就是说我听说某姥爷在酒桌上胡说八道,就可以告他了。连证据都不需要有!而且这些人骂人都成了习惯,还有些风骨,连王杰都挨骂。你说王大人不贪污不枉法,勤勤恳恳操皇帝的心领乞丐的工资,你有什么好告的?别奇怪,所谓的政治流氓就是能找事儿,有人就听说王杰在家乡盖起了“三王府”,马上就去乾隆那告状。结果一查是当地人戏谈而已,王大人老家那是家徒四壁。
所以大部分时候大家都一个态度:当他鸟叫就是了。记住,这只能意会绝不能说出来,要让御史听见了,你说人家说鸟语岂不是骂御史都是鸟人吗?(虽然就是)后面的麻烦那是没完没了。
但这朝堂上有一个人绝不能骂!谁?和珅。今天骂和珅,明天就有一个太监传旨申饬你。什么叫申饬?就是奉旨骂人,代表皇帝骂你。当众骂完然后罢官滚蛋。所以御史对和珅又恨又怕,抓住这么个和珅党羽,不骂个过瘾太亏了。
就在福康安跑回京城的第二天,御史台乱了。御史不够京官四品,没有直接上奏权,所以骂人的话经左都御史转达。然后乾隆皇帝看到了奇景,别人就拿一两本奏折,他抱了一堆!
王杰这一手相当狠,政治流氓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骂工作做不好都是轻的,他骂的是秽乱宫廷,说福康安从小在皇宫长大和宫女妃嫔不清不楚,从小就品德败坏,长大了贪污渎职,通敌卖国。
福康安从小养于宫中是乾隆大忌!你想想,傅恒哪个儿子,或者说亲贵大臣有哪个儿子是这种恩遇的?还加上一句秽乱宫廷,简直就是暗指乾隆在搞臣妻嘛!
与八贝勒一样,乾隆拿这些人一点办法都没有。一个御史参劾可以罗织罪名处理掉,和珅也很擅长,但一群御史群情激愤,那就不好办了,你不能把所有的御史都罢官!而且话说回来福康安确是打输了,虽然责任不全是他的,也有王杰乾隆一份。
乾隆爷来了个很无赖的态度,凡是骂福康安的一律留中不发,我让你写,不给稿费也不发表,时间长了就丢垃圾桶。那边口头批评一下,回家休息休息,压压惊。不爽?不爽你咬我呀。
要是和珅,这个时候肯定就偃旗息鼓,因为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了,麻烦你没事别折腾。但王杰是忠臣,这事儿不能不了了之,福康安必须付出代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