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烈火焚城(1/2)
口罩、烧尸、灭鼠,都是扑灭瘟疫的有效办法,但是这些不够!
传染病的三大要素: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易感人群这不用说了,只要不是外星人全部对鼠疫易感(其实外星人也没鸟用),金坷垃身边唯一的免疫者或许就是他身边这位童子。传染途径多种多样,人与人之间会呼吸传播,接触会传播,被带菌的跳蚤咬了也会传播。而传染源就是地里埋的尸体和到处都是的老鼠。现在又多了一个源头,遍地皆是且无人收拾的尸体。
要收拾这么大一摊子疫情,哪里是三件事能做到的。但这是基础,连口罩和基本护具都没有,碰上就是个死,哪里会有人敢去收尸呢?如果短时间内不能减少感染人数,眼前这位巡抚大人又怎么会相信自己这个乱民呢?事实证明,杨魁确实是当时吓傻了,当他恢复了智商,马上向金坷垃提出异议。
就是第二条!
中国人就讲究一个入土为安!现在你是挖坟掘墓,还要焚烧尸体,这叫挫骨扬灰!老百姓能答应这种要求吗?
金坷垃只用一句话就怼了回去:“本座奉无生老母法旨下界驱除疫鬼,危难之际亲临死城,如何不能答应?”
杨魁所担忧的并非没有道理,如果百姓不配合,隐瞒尸体,必将造成更大的蔓延趋势,金坷垃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就算现在杨魁不问,没过多久负责执行的差役也会反应这种现象。
金坷垃的鬼话还有下半部分:“死者疫鬼附体,不能升天,本座将引天火焚之,念经超度,助其早登真空极乐!”
引天火?
其实就是阳光。如何让阳光点燃一片木头,其实只要学过初中物理的人都很清楚。但在那个没有凸透镜的年代,没有人能理解这个简单的物理学现象。也正是因为没有凸透镜,金坷垃不可能自己引来天火,他需要很多人的帮助。整个天火台就是一个简陋的台子,杨魁坐在后面和仅存的知府大人一起看戏,金坷垃在前面跳大神,真正能够引来天火的是两百多名士兵手持的铜镜,按照金坷垃的命令,镜子将光线反射到一块刷了黑色火油的木头上,又加上磷、硫等引火之物。金坷垃自己做过实验,只要一点点的火星,哪怕是香头也会点燃他。
杨魁召集百姓,每一条巷子出一个人去看,他也是忐忑不安,如果成功,证明眼前这个人确实就是无生老母派下来的活神仙,自己算是有救了。如果失败……那就杀了吧,但杀了他自己就能活命吗?未必呢。
烈日之下,金坷垃第一次摘掉面巾,端坐于莲花台上,一声高呼:“波若菠萝蜜。”
这是《波若菠萝蜜心经》第一句话,金坷垃就念熟了这一部经书,却是装模作样,一边念经一边来回晃动,随着他的摇摆,镜子将阳光集中到木头上。正午阳光把水泥地面晒得能煎鸡蛋,如果用两百多面铜镜子把阳光集中到一点上,就算没有引火之物也得起火,何况还浇上了火油。
一部心经不曾念完,那木头上已经起了烟,底下稀疏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不少百姓已经扑通跪倒,大呼神仙。金坷垃越念越大声,待经文到了高潮处,大火凭空燃起,百姓纷纷跪倒,连杨魁都吓得不知所措,嘴里只剩下“有救”二字。这一烧,老百姓就信了。戴面巾,灭黄鼠,个个都燃起了活下去的信心。
人是需要希望的,哪怕是装神弄鬼的希望也比没有希望要好得多。
这个关键步骤下来,金坷垃才推出最核心的步骤——隔离!之前不隔离,那是因为没有意义。尸体不烧,黄鼠不灭,传染源就在身边,无论你怎么隔离都不可能阻断瘟疫蔓延,现在尸体烧得差不多了,坟墓也给刨了。只要积极灭鼠,注意自身防护,没有染病的街区是可以保证相对安全的。
经过许昌抢劫之后,这一手驾轻就熟,城北是爆发的地方,其中又以城西北最为严重。那么城南就是安全区,严防死守,城北分东西两区,东边是黄区,西边是白区。不同区域间的人员不得随意流动,同一区域中以房屋为隔离单位,不许任意流动。如此一来,只要确认安全区无人发病,那么瘟疫就一定会被扑灭,唯一的问题只是能救下多少人。
但这个方案有两个漏洞,第一个是差役和义勇队仍然出入不同区域,第二个是瘟疫无药可治,白区的百姓可能会冲击封锁线。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隔离仍然无法执行。
金坷垃也不知道具体需要防护哪里,但哪里都防护总不会错的。出入疫区的义勇队身穿黑色大褂,戴着加厚面巾,头上有头套,手上有手套,全身除了眼睛没有一处能露出来。所有队员半日一轮,换下来之后,全身装备一律用浓盐水煮沸,晒干了再继续穿。
这样一来义勇队殉职人数大大减少,装备发齐之后,数日内义勇队无一人感染,大大增强了信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