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偷梁换柱(1/4)
“大师,你看我们是不是马上运到山上去。”小磊嘴巴咧在那里,笑得跟哈巴狗一样。
“几十万两银子,这么沉的东西,搬出去人家瞎了看不见吗?”
“那总不能就这么放着呀。”
“心痒是吧,心痒回去拿呀。”
老七心知金坷垃是生气了,哪里敢接话,只得低头不语。“听法王吩咐就是。”
“小磊啊,你记住,越是想要的东西越不能急,想清楚!行了,这个送给你。”
金坷垃随手将夜明珠塞他怀里:“这里你负责看守,记住了,教规十诫!”
“遵命!”老七应道,“大师你去哪儿呀?”
“我去看路啊,再喊大声点?”
金坷垃走出草料场,这个地方出门就是大路,正对北城门。古人讲究风水,战胜方坐北朝南,固有南面而制天下的说法。军营校场之类的设施是必须在北面的。青州之战中争夺最激烈的是西门和南门,北门相对完好,城门晚上关闭,白天有士兵把守,要将官银运出去,风险极大,一旦暴露,小磊性命难保,好不容易创出来的局面也将付诸东流。
好在青州战乱方平,市民本也不多,经此一劫,不知多少年才能恢复。重建需要烧制大量的砖头,如果城外取土烧砖运回城内要糜费大量金钱,而直接取土烧砖,再将报废建材填入土坑,运输工程量就大大减小了。更重要的是,如此一来金坷垃有把握将这笔银子彻底洗白!烧砖和烧银子可真没什么区别。
主意已定,金坷垃立即指示小磊到新任青州知府那边跑一趟。
老七上门拜见,新任吕知府还以为他是来要钱的。那年月做工程的经常有追加预算的事情,包工头以工钱不足为名贿赂官员增加投入,以至于每次修河堤修桥都要超支,早已成为痼疾。
谁知一开口,他不是来要钱的,而是来省钱的。
“嘶……花老板的意思是将碎砖运到校场,再将府衙的土挖来烧砖,最后再用原来的碎砖填上。”
“吕大人通透!如此一来可省下两成银子,小人素知大人爱民如子,这剩下的银子大人正好扶助流民,也算小人进了一份力。”
吕知府捋了捋山羊胡子,三角形的瘦脸堆满了猥琐的笑容:“花老板的心意本官领啦。只是不知工期……”
“大人尽管放心!城内取土,工期定然更快!”
“好!”吕知府大笑,“花老板若能提前完工,本府定有厚报!”
“小人替青州百姓谢过知府大人。”小磊连忙跪谢。
“免礼免礼。老板说的那当铺的事情,本府也准啦!”
小磊是大喜过望,这个新知府和老知府一样,也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儿。朝廷重修府衙,拨下来的银子定然是足额的,足足的十万两银子。按照原本的计算,要修缮整个府衙,怎么着也得八万两,知府贪一万两,老七赚一万两。主要的耗费就在烧砖上,大块青砖是典型的重货,一块就是几十上百斤,一辆马车也运不几块,来来回回的倒腾,拖延工期,造成人工成本高昂。雍正皇帝之后,满清摊丁入亩,不再征发徭役,工期延长的后果自然就是支出暴涨。就算工钱不给,饭你是要管的。
新技术用下来之后,工程造价大约是六万两,吕知府也算深明大义,给小磊留下几千两做答谢,其他的自然是吕大人拿去“爱民如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