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血肉城墙(1/2)
艳阳高照,冰血涂墙。
血水已化,自高墙流下,整段青州城西墙只有城门楼子可以站人,即便如此也被打的千疮百孔,随时有坍塌的可能。自从加农炮问世,高大的城墙就应该成为文物了。
清军步兵结为方阵,开始前进。这一点有些奇怪,因为要规避城墙上的火力打击,横队无疑更加有效,这种小方阵反而更容易中弹。唯一的好处或许就是可以保护火枪手,让他们安心的开火。
随着时代的进步,清廷也许会意识到步兵横队的重要性,但显然现在他们还在因循守旧。金坷垃观察到有清兵的背上背着一面小旗,大约每几十人一面,他猜测这应该和指挥系统有关系。
此时,福康安就站在远远的哨台上,这哨台也是兵站,有两层楼,顶楼有半间小屋,一般驻有十二名兵丁,他们的工作就是烧火放烟,为城市预警。白莲教攻来的时候,这些兵丁作鸟兽散,白莲教徒也没有利用起来,如若不然福康安这支军马绝不会兵临城下还没人发现。
这么一个视野良好的地方福康安自然不会放过,在这里指挥显然更加方便。清军指挥系统以旌旗为号,福康安的旗手每挥动几下,那边都会有回应,这叫应旗,嘉木对这套最熟。当然,应旗指挥系统只能传递简单的命令,类似进退攻防之类,和直接A过去没有太本质的区别。
清军方阵缓缓接近城墙,凡是敢于露头的,红衣大炮已经轰过了,城墙上格外清静。
按照金坷垃的推演,战斗已经结束,清兵们只需要将梯子搭上去,然后走进去抢劫一番就可以了。
突然!女墙的枪口突然伸出一根黑洞洞的东西。
是抬枪!
砰!
说时迟那时快,清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几支抬枪同时开火,进入射程的清军士兵立即东倒西歪了一片。金坷垃这算是直观的了解了大抬杆的厉害!
抬枪装药可达2两至3两,数倍于火绳枪,又能装一斤铁砂。平时打鸟可以用粟米大的铁砂,打大雁之类的大型禽类要用到米粒大小的铁砂,而要打野猪则必须要用到黄豆大小的铁砂。这黄豆可不是小粒的黄豆,而是浸水泡大的黄豆,与现代小口径步枪的弹头一般大小,这种铁疙瘩打人身上,那真的是血肉模糊,效果可怖。
竟然塌下去一片,这威力是不是过了点?金坷垃煞是疑惑。
风老千赶紧解释,义军估计用了枣核钉!
枣核钉,顾名思义是枣核形的钉子,因为铁砂面对野猪等大型目标侵彻力不足,智慧的劳动人民发明了这种填充物,枣核形的铁钉类似雨滴,在空气中可以稳定飞行,就像现代火炮的榴霰弹一样,一斤多的铁钉像雨点一样撒出去,清军步兵猝不及防,吃了大亏。
也是福康安过于轻敌了,清军有两种制式铠甲,一种是布面为外层,铁甲为衬里的布面铁甲,另一种则是浸水后压实的棉花衬里,叫做棉甲。八旗兵士应该是可以装备布面铁甲的,但不知为何,这一次来的步兵里似乎穿的是棉甲,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枣核钉劈头盖脑而下,洞穿了头盔,清军败退数百步,完全失去理智。
炮兵们不等命令,自行开炮,弹丸乒乒乓乓的打在城墙上,将那几支抬枪全部打哑。
“看,福康安要上骑兵了。”老四说道。
不错,只有骑兵才有布面铁甲,他们上是最好的选择。
这些骑兵一看就是满族人,对于这道命令他们显然很不耐烦。勉强排出方阵,再一次向城墙移动。八旗子弟是学乖了,掩面而攻。抬枪发射枣核钉威力惊人,但毕竟不能穿铁甲,八旗兵唯一的弱点就是无甲的面部,用袖子挡住当然就是最佳抉择。
绿营兵躲在他们后面,推出冲车去进攻城门。
义军并没有放弃希望,枣核钉打不穿八旗兵的盔甲,可它发射的实心弹可以打穿几个人的身体!虽然知道不可能阻止敌人,义军还是坚持开枪射击。笨重的抬枪几乎不可能躲过清军众多轻型火炮的反击,每打一枪都是拿命在填。
“法王,这支义军好厉害!”
“你是想说他们不怕死吗?”金坷垃问道。
“对啊!这么多炮,这满地的碎尸,要是我早就吓尿了。法王,咱能不能帮帮他们。”
“帮?四个城门都有清军大营,没进去就成筛子了!就算我们进去了,人家不把你当奸细宰了?”
“唉!法王,我就是心里难受。”老四叹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