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你是颂朝东区的儒家学子吗(1/2)
“提笔便能安天下,上马即能定乾坤!”
“且除仁义礼智信外,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六艺缺一不可!”
“另,朕还有十条判定君子之标准!
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段话讲的是君子的日常生活,不应当追求饮食的饱足、居住环境的安逸,把精力放在追求物质享受上;工作方面要勤劳敏捷,言语要谨慎小心;要接近道德学问高的人,向他学习,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这段话讲的是君子不能只说不做……”
云帆口若悬河,苏列文身为老儒一时都听的入了迷。
就这样,云帆从晌午一直讲到太阳落山,期间茶水都是换了几轮,苏列文届时也顾不得什么君臣之礼,却是真正的洗耳恭听,时不时的插眼问上一句,云帆皆一一解答。
“陛下,请恕列文逾越,受列文一拜!”
苏列文竟直接跪倒在云帆脚下,然行的,却是师生礼。
云帆欲言又止,最后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些最基础的儒家理论,对于他这个出生在信息时代的地球人来说,轻而易举的就可以知晓。
但对于苏列文这种出生在封建时代的儒士而言,却是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只要当朝统治者下一点点小手段,趁开国乱世将某本学说的书籍列为jìn • shū并大肆焚烧,那只需几代人,这个学说便会被自动扭曲。
大铭前朝,也就是颂朝,因为开国帝王是武将篡位起家,算是得国不正,但也担得起“仁”字,善待了旧帝。
但这颂祖帝,却因为自己的经历,而在治国上定下了“重文轻武”的大方针。
从此颂朝虽拥兵百万,手握傲世天下的颂弩兵,仍被北方狄人所建晋国打的落花流水。
颂朝在与晋国的大战中战败后,自然是赔偿了大量白银,可离奇的是,颂朝也因此,走上了鼎盛!
那一年,颂朝都城深夜灯火通明,商业高度发达,农民年年丰收,官宦朝廷纸醉金迷,大颂帝王的威望达到鼎盛。
但这些都是文人所编的《颂史》中所记载的颂朝,所记载的京都。
所记载的太平盛世。
实际上的颂朝无法考证,毕竟已经过去足足三百年。
但即便过去了三百名,那荒野中随处可见的乱坟岗,也足以道尽这个王朝的一切。
如果不能,那某个从颂朝乱世幸存至今的官宦世家,所传下来的一句祖训,或许可以道尽这一切。
“颂都东区最贫困的儒家学子,只要一想起大颂取之不尽的财富,也会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
这呐,就是被阉割后的儒家!
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